2003/01/過新年2–除夕
作者 mandy2003/01/過新年1–明山前山公園
作者 mandy
除夕中午,終於把家裡打掃好的餅乾爸媽,決定帶小餅出門走走。
去年除夕我們也是到陽明山走走,想了想決定今年再去。 除夕的陽明山真的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仰德大道沒有交通管制, 公園沒有管理員,也沒有多少遊客,真是適合遊玩的好地方。
這個當然是著名的花鐘了。
怎樣的父母
作者 mandywang老公提到他到一個朋友的家,很驚訝別人和父母相處的模式。
朋友和爸媽相當的親近,套句書上的用法,真的是父母子女間像朋友一樣。即使朋友已經三十餘歲,他會跟爸爸談和女友感情的發展。朋友的爸爸還會勸兒子要多多找機會約女友出去之類。
老公說,在他成長的環境,根本不會有這樣和長輩的關係。他從小開始,和父母間都屬於比較單向,就是爸媽告訴子女應該怎麼做。我回想我結婚四年的情況,的確,夫家的長輩對子女很愛護,但內容都是「要記得多穿衣服不要著涼、要多注意身體健康、出門要小心…」之類的。然後,子女的回應大概也是:「好好,我知道了」,比較少有談到個人性問題。
我就跟老公說,這樣應該很普遍吧。上一代的父母對子女關係都是這樣。我們認識大部分的家庭,父母子女間的相處模式都是這樣。
然後老公說我娘家的相處和他們有點不一樣。
我想想,是有點不一樣。因為我們回娘家時,會和爸媽姊妹聊天講話講個不停,講工作,講小孩。幾個姊妹會和媽媽手拉手去逛街買衣服。
也不能說這樣的親子關係比較好,不過我們和爸媽的確比較親近。
不過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們家都是女兒的原因,女兒比兒子貼心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說,生女兒好不是嗎?我爸媽很幸福,因為都是女兒)
我又說舉例說,我也會和婆婆(你媽媽)聊小孩和平常一些有的沒有的事,不過你不會跟你媽媽聊吧。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因為朋友也是男的,還不是跟爸媽聊得這麼親密。
然後我們聊到我們想當怎樣的爸媽。理想中,我們當然想當子女的朋友,子女有什麼事都會跟我們商量。
但是,我想要達成這條路,扮演這樣的角色,先決條件是子女如果告訴我們心事,我們的態度要掌握好。
試想:
如果他跟你傾訴,你常常覺得不妥,或否定他的意見想法,幾次下來,他一定不願再告訴你。
如果你總是告訴他事情怎麼做比較好、幫他決定未來要怎麼走,那他也不會喜歡跟你討論事情。
如果你因為工作忙隨便搪塞他的問題,他就不會再告訴你了。
如果你老是不聽他講完問題,就擅自下結論,他很快就不願意告訴你了。
如果你總是很積極的一直要問東問西,不斷的問最新進度。他怕麻煩,一定不願意再告訴你。
如果你總是倚老賣老,或當他做錯的時候,只會跟他說:我早就跟你說了,他也別想他把你當朋友。錯誤本身已經讓他覺得後悔,如果還要接受你的嘲諷,那他乾脆躲得遠遠的就好了,幹嘛要告訴你呢?
…應該還有一些原則吧…
所以說,要當個開明、亦師亦友的父母,真的難為啊!
怎樣的父母
作者 mandy老公提到他到一個朋友的家,很驚訝別人和父母相處的模式。
朋友和爸媽相當的親近,套句書上的用法,真的是父母子女間像朋友一樣。即使朋友已經三十餘歲,他會跟爸爸談和女友感情的發展。朋友的爸爸還會勸兒子要多多找機會約女友出去之類。
繼續閱讀
體諒
作者 mandywang又到了過年期間,一個我超害怕的節日,因為我很害怕「擠車」「塞車」這件事。
這兩天為了要不要訂火車票,又有一番天人交戰。
搭火車的好處,就是可以不必塞車,可以固定時間抵達。在高速公路上塞了八個小時的經驗,讓我想了就怕。不過,帶著兒子在年節擠車真的很累,大包小包要搭火車很累,另外,過年車上塞滿了人,如果兒子不耐煩,是完全沒有機會抱他到走道散步分散注意。
我很擔心兒子在車上哭哭鬧鬧,因為會覺得很對不起鄰座。
記得我第一次要帶兒子搭長途的公眾交通工具時,我很煩惱會不會吵到鄰居。當時長輩都說,哭一下沒有關係,大家知道你帶小孩,會體諒的。
會體諒嗎?我很懷疑,至少,我沒有小孩以前,我自己上車都是準備一覺到目的地的。如果不幸遇到有個吵鬧不休的小孩為鄰,雖然不至於生氣,不過多少會影響我的心情。
將心比心,如果兒子吵鬧,別人一定也不愉快。
想想,有了小孩以後,我發現我對於「噪音」的容忍度變高了。上次和同事去吃火鍋,隔壁有一小群吵鬧不休的小孩一個六七歲,一個三四歲,一個兩歲多。有尖叫的,有跑來跑去的,有敲敲打打的。
我本來不以為意,完全專注在自己吃火鍋上。直到隔壁小孩撞倒我們的椅子為止。
然後我們開始討論小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這樣的行為。
已婚也有小孩的同事說:「我和Mandy對於這種程度噪音會自動filter掉了。」
但是沒有小孩的同事,就表達了想開扁以及不能理解家長不管教的事。
自己也帶小孩,有些事真的一言難盡,因為小孩的耐心有限,當他們耐心用盡,要小孩乖乖安靜真的談何容易!
我可以理解爸媽不管或管不動小孩的情況。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很能包容他們。
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並不能老是以期望別人能包容體諒。身為家長,我們會希望別人多體諒我們,但是,就某個層面來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多去體諒沒有小孩的人。人家也是花錢到餐廳吃飯、看電影、搭車,本來想休息,求個寧靜放鬆,被打擾已經很不愉快了,如果看到家長無動於衷自己聊自己的,一定更氣。
所以,我能做到只是盡量避免讓兒子陷入歇斯底里的情境,造成別人困擾的困擾。
很像離題了…我原來的重點只是:我實在不敢過年時帶兒子搭火車:p
雜記
作者 mandywang老公到美國考察一週。
這是兒子出生後第二次自己一個人照顧他。得自己照顧兒子,我倒是不擔心這會是個問題,畢竟我也不是假日爸媽,兒子每天都跟我們回家,一年半下來,對於兒子的習性我可是熟得很。
餅乾爺爺奶奶顯然不放心我一個人照顧他。老公出門那天晚上,送完老公後回家去帶兒子,婆婆就跟著我回家,說要幫我哄睡兒子。我當下是覺得不需要啦,不過我想多解釋無益,就說OK。
這一晚,奶奶熄燈把兒子背在背上搖,她說中午兒子睡覺他都是這樣哄的。兒子大概白天玩得很累,哄了不到二十分鐘就睡著了。我也樂得輕鬆。
第二天下班,婆婆打電話跟我說他會幫我送兒子回家,可以順便哄睡他。不過這一晚兒子恢復以往的習性,回家後就是要玩,但奶奶希望他早點睡,要我關燈不要讓他玩,然後把兒子背在背上哄他。可惜一個要玩,一個要哄睡,兩人拉距了兩個小時,一直到晚上快12點,兒子才睡著,奶奶才得以回家去。
於是第三天,婆婆幫我送兒子回家,然後補充說兒子自己玩一玩就會睡著,然後就回家了。我心想,之前我不是早就說過兒子就是這樣嗎?每天睡前很努力玩,一直玩到他想睡時,他就會要你關燈,然後他會自己在床上滾來滾去睡著。如果睡不著,他會拉著你起來,然後只要抱他到客廳搖一搖,很快就睡著了。
第四天開始,也不必婆婆送回來,回復以往下班我去接回家的往例。當我下班盥洗完畢打電話過去時,婆婆要我過去接。
第五天和第六天是假日。兒子整天跟著我,母子倆在家玩、外出網聚、散步。除了中間我去幫兒子買特價童裝寄放了三個小時之外,也沒跟爺爺奶奶call help。
就這樣很快的一星期過去了。
我得到的結論是:
1.來自別人善意的援手,即使覺得不需要,也不要急著拒絕。拒絕有兩個可能性,一是掃人的興,二是萬一真的需要援手的時候,已經自斷後路。
2.取得信任,與其用言語證明,還不如用行動證明最好。
3.有人願意提供協助的感覺真的很好,即使你暫時不需要。因為可以覺得自己很像有退路,比較不會把自己逼得永遠處在緊張狀態中。
美國行
作者 mandywang2003/03賓果遊戲
作者 mandy這個賓果遊戲是我和餅乾爸婚前買回來玩的。後來就被我們遺棄在架子上。
那天翻出來,拿出來跟小餅一起玩。小餅當然還不會連成一線的道理,我們拿來讓他訓練手眼協調。
我要丟進去,用力…用力…用力…媽媽,怎麼都塞不進去啊?
(笨兒子,要調整角度啊,不然光用蠻力怎麼投的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