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閱讀 Category

史瑞克4-快樂4神仙 [有雷]

上週帶兩小去看史瑞克4。影片終結走出戲院,深深覺得史瑞克4不是給小孩看的卡通,而是給老公看的。

當然,好笑的橋段依然有,兩小一樣看的笑嘻嘻的,只是我總覺得影片後面的意涵真的是給已婚男人看的。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本集中的史瑞克,婚後過著大家都覺得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有溫柔的老婆和三個可愛的孩子但是當下不懂得這平凡幸福背後的珍貴之處一心只想跳出大家眼中的完美婚姻生活回到單身的自由生活。
繼續閱讀

[電影]賴家王老五

老片一部,最近看第四台電影看到的。
有幾個心得

1.國內外的價值觀還差真多!
國外是恨不得子女快點獨立搬出去,國內卻聽說很多朋友甚至到成家後,還因為父母不願意子女單飛而不能自立門戶擁有自己的家。
這一點國情差異差大!

想想,這種狀況可以詮釋為國內的父母對子女照顧比較無微不至,不過相對的也不太懂放手的時刻。
不過比起來國外的父母比較早訓練小孩該獨立,相對的自己也比較懂得獨立不會期待年紀大要依賴小孩。

2.跟老公討論時提到,如果未來小孩是好吃懶做,二話不說一定踢出去。 如果小孩是很認真但是時運不佳或是獨立尚有困難,可以支援栽培一陣子。

賴家王老五:官網 UDN介紹

看電影–HERO

純紀錄。上禮拜請了兩個小時假跟老公去看電影。
只有一句話:怎麼有人能帥成這樣呢?
哈哈哈!

官方網站:


開眼劇情介紹

[轉貼]導讀如此濃烈的「色,戒」 【龍應台】

中國時報 A3/焦點新聞 2007/09/25

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

【龍應台】
「所有的尺寸都是真的,包括三輪車的牌照和牌照上面的號碼。」李安說。

我問的是,「色戒」裡老上海街景是如何拍出來的。他說,他的研究團隊下了很深的工夫,而上海製片廠也大手筆地重現了上海老街。

搶救一段灰飛煙滅的歷史

「建築材料呢?」「也是真的。」

我已經覺得不可思議了,但是再追一句:「可是,街上兩排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一棵一棵種下去的。」李安說。

他提醒我,第二次再看時,注意看 易 先生辦公室裡那張桌子。民國時代的桌子,他找了很久,因為大陸已經沒有這樣的東西。桌上所有的文具,包括一只杯子,都費了很大的工夫尋找。

「你有沒有注意到 易 先生辦公桌後側有一個很大的雕像?」

啊?沒有。

「是鍾馗。搞特務的都會放個鍾馗在辦公室裡。」

李安並非只是在忠實於張愛玲的原著,他是在設法忠實於一段灰飛煙滅的歷史。 易 先生進出的門禁森嚴的後巷,還真的就是當年七十六號特務頭子之一李士群的住宅後巷。

香港又怎麼拍的?香港的老街根本拆光了,大學生坐電車那些看起來像中環德輔道的鏡頭,怎麼來的?

「那是檳城和怡保。那裡的街屋和老香港一樣,但是保留得很完整,只是馬來西亞的屋頂是斜的,所以要作些電腦處理。」

戲裡戲外 人生層層交織

「那電車怎麼來的?」

「特別做的,真的電車。」

學生演戲的部分,是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裡頭拍的。一九一○年代的建築,立在山頭,仍舊風姿綽約。拍學生演戲的那一段,李安覺得全身起雞皮疙瘩,因為影片裡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在台北國立藝專第一次演話劇時所經歷的:大學禮堂的舞台,純真年輕的學生,從演戲裡頭發揮自己又找到自己的奇異經驗,演完以後大夥興奮地去吃宵夜,空空的街上下著小雨…

李安在敘述,我看著他的眼睛,很大的眼睛,溫煦、誠懇,但是很深刻。這裡有好幾層的人生和故事交叉重疊了:二十歲的李安和二十歲的王佳芝、鄺裕民,過去的年輕演員李安和現在的年輕演員湯唯。從前和此刻,戲裡和戲外,劇本和人生,層層交織。

在尋找 易 先生的辦公桌時,浮現在李安腦裡的是「小時候爸爸會用的那種桌子。」「色戒」在尋找的,是爸爸的時代會看的電影,會哼的歌,會穿的衣服,會擺在書架上的書,還有民國的口音。一口京腔普通話的湯唯得上課改學南方的國語。梁朝偉、王力宏、湯唯上了三個月的課,要讀「未央歌」、「藍與黑」,要看尤敏主演的「星星月亮太陽」,要聽當時的流行音樂,要讀戴笠和胡蘭成的傳記和作品,要熟悉張愛玲作品裡的每一個字,要進入一個有縱深的、完整的歷史情境。

現在若不拍 就會永遠沉沒

很深地「浸泡」在那個歷史情境裡,李安說,拍到後來,幾乎有點被「附身」的感覺。「是張愛玲的作品找我,不是我找它。這段歷史,就是要被留下來。」

「可是他們這個年齡的人距離那個時代,太遙遠了。」似乎說得口都乾了,他喝了一口茶,繼續,「我們這一代還知道一點點,我們這一代不拍這電影,將來,就永遠不可能了。」

我看著李安。這是香港中環的四季酒店,接近晚上十一點,我突然發現了「色戒」是什麼。

它是李安個人的「搶救歷史」行動。也許是張愛玲小說裡人性的矛盾吸引了他,也許是張愛玲離經叛道的價值觀觸動了他,也許是小說的電影筆法啟發了他,但是,真正拍起來,卻是一個非常個人的理由,使得他以「人類學家」的求證精神和「歷史學家」的精準態度去「落實」張愛玲的小說,把四○年代的民國史──包括它的精神面貌和物質生活,像拍紀錄片一樣寫實地紀錄下來。他非常自覺,這段民國史,在香港只是看不見的邊緣,在大陸早已湮沒沉埋,在台灣,逐漸被去除、被遺忘,被拋棄,如果他不做,這一段就可能永遠地沉沒。他在搶救一段他自己是其中一部分的式微的歷史。

把張愛玲褪色的膠捲還原

「話劇團的部分在港大陸佑堂拍,你知道陸佑是什麼人嗎?」

他搖頭。

「你記得民國五十三年,有架飛機因為劫機在台中附近掉下來,死了五六十個人,很多電影圈的重要人物,裡面有個人叫陸運濤?」

「當然知道,」李安說,「他是電懋電影的創立人,『星星月亮太陽』就是他的。他那時先來花蓮,還有雷震跟趙雷,我那時九歲,還跟他們一起照相,印象很深刻。」

「陸佑,就是陸運濤的父親。」

啊…他不說話了,可是我們可能都在想一樣的事情:歷史的許多蛛絲馬跡,看似互不相關,卻會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候驀然浮現,彷彿它找到了你。張愛玲在一九三九年拎著一支大皮箱來到港大校園,許地山是她的系主任。戰火開打時,她在陸佑堂的臨時醫院裡作學生看護,外表清純的女學生心裡深藏著一個人性X光照相機,喀擦喀擦拍下人世的荒蕪。二十幾歲的港大女生張愛玲,是否料到七十年後在陸佑堂,有個李安試圖把她褪色的膠捲還原?

床戲演得那樣真實,那樣徹底,使我對兩位演員肅然起敬,但是,如果不是演員對導演有極度的信任,這樣沒有保留的演出是做不到的。李安是如何說服演員在這部電影裡,激烈而直接的性,是必要的呢?

我相信它的必要。

張愛玲的這篇「不好看」的小說,之所以驚世駭俗,主要是因為小說中違反世俗的黑白不分、忠奸不明的價值觀。一般的作者去處理女特工和漢奸的故事,難免要寫女特工的壯烈和漢奸的可惡。張愛玲的女特工卻因為私情而害了國事,張愛玲的漢奸,也不那麼明白地可惡,長得「蒼白清秀」,最貼近的描述,透露的倒有幾分可憐:「此刻的微笑也絲毫不帶諷刺性,不過有點悲哀。他的側影迎著台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种溫柔憐惜的神氣。」

獵人與獵物 角色很弔詭

更「嚴重」的是,女特工之所以動情,那情卻也不是一般浪漫小說裡的純純的愛,而是,性愛。「事實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沖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征服一個男人通過他的胃,「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如果王佳芝背叛了她的同志,是由於她純純的愛,她還可能被世俗諒解甚至美化,但是,她卻是因為性的享受,而產生情,而背叛大義,這,才是真正的離經叛道,才是小說真正的強大張力所在。「她最後對他的感情強烈到是什麼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系,虎與倀的關系,最終極的佔有。」就權力的掌控而言, 易 先生是「獵人」,王佳芝是「獵物」;就肉體的釋放而言,王佳芝可能是「獵人」, 易 先生是「獵物」。

因為有如此濃烈的「色」,才會有危險而肅殺的「戒」。 易 先生把一枚「戒指」圈在王佳芝的手指上,究竟是 易 先生施「戒」於王,還是 王是易 先生的「戒」,恐怕是一個辯證關係、互為連環。「虎」和「倀」是什麼關係?「倀」和「娼」又是什麼關係?在小說裡,性寫得隱晦,但是張愛玲彷彿給李安寫了導演指示;「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是一個寫在劇本旁邊的導演指示。導演完全看見了性愛在這齣戲裡關鍵的地位,所有的戲劇矛盾和緊張,其實都源自這裡。

性愛精準拿捏 張力瀕斷裂

李安對性愛的拿捏,非常精準。頭一場床戲的暴虐或可被批評為缺乏創意,因為專家會指出,這種性的暴虐在納粹電影裡常會出現,用來凸顯「權勢就是春藥」的主題。但是在其後的床戲中,兩人身體之極盡纏繞交揉而神情之極盡控制緊繃,充分呈現了兩人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 易 先生對戰事早有壞的預感,知道自己前途堪虞。王佳芝更是走在火燙的刀山上,命提在手裡。兩人的表情,有絕望的神色,性愛,是亡命之徒的唯一救贖也是最後一搏;加上一張床外面的世界是狼犬和手槍,暗殺和刑求,陰雨綿綿,「色」與「戒」在這裡做最尖銳的抵觸對峙,李安把戲劇的張力拉到接近斷裂邊緣。

張愛玲曾經深愛胡蘭成,胡蘭成曾經傷害張愛玲。張愛玲對於「漢奸」胡蘭成,有多麼深的愛和恨?不敢說,但是在「色戒」裡,王佳芝身上有那麼多張愛玲的影子,而 易 先生身上又無法不令人聯想胡蘭成。

「色戒」會讓張愛玲塗塗寫寫三十年,最後寫出來,又是一個藏的比露的多得多的東西,太多的欲言又止,太多的語焉不詳,太複雜的情感,太曖昧的態度,從四十年代她剛出道就被指控為「漢奸文人」這段歷程來看,「色戒」可能真是隱藏著最多張愛玲內心情感糾纏的一篇作品。

深度掌鏡 窺見極致藝術

「色戒」,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寫鄭蘋如和丁默(村)的故事,實際上,那幽微暗色的心理世界,那愛與恨、「獵人與獵物」、「虎與倀」的關係、那「終極的佔有」,寫的哪裡是鄭蘋如和丁默(村)呢?李安說,他讓梁朝偉揣摩 易 先生角色時,是讓他把丁默(村)、李士群、胡蘭成、戴笠四個人的特質揉合在一起的。湯唯演的,是王佳芝和張愛玲的重疊。

性愛可以演出這樣一個藝術的深度,Bravo,李安。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TOKYO TOWER –Mom & Me, and sometimes Dad>
台灣地區九月二十一日上映

原著: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時報)
官網:日本官網中文電影官網中文電影官方部落格
影評介紹:開眼  、UDN

=========

先說與這部小說/電影的源起。
因同事看過原著小說深受感動,當知道國內要引進這部電影,跟我推薦公司可以與該電影公司進一步接洽相關贊助合作案。在雙方洽商共同合作細節的過程中,我開始看原著小說,並在上週拿到電影公司給的招待券去看了名人特映場的電影。
所謂的名人特映場是專門開給相關人員的特映場,比電影上映整整早了一個月,我們是廠商也機會也跟著先看。既然是名人特映場次,當然有名人啊!我看到孫叔叔(孫越)、陳珊妮及呂如中。至於有沒有其他名人就不知道了。

回到電影及小說吧!

這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故事,被單親媽媽(其實父母並沒有離婚只是分居)撫養長大的小孩和母親相處的過程。同樣的劇情可能發生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週遭任何一個人身上。

小說的敘述是作者以第一人稱,依照時間順序發展,從小(三歲?)到長大經歷求學工作的分離到後來經歷母親生病再度同住並一起面對生老病死的過程。
電影則將原著小說改以現在、過往穿插敘述的方式,演繹了整段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當然可以預期的橋段就是催淚吧。

尤其書卡上那段話,就是最典型的催淚文字吧:

小時候,是你牽著我的手,走過大小風雨…,現在,就讓我簽著你的手,走完最後一段路。
我愛我的老媽,但是,他正在一歨歨的離開我….

但本劇和其他親情劇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其實在於他的幽默穿插在群部電影中。即便在母親告別式前夕,親人,朋友,都努力選擇用歡笑來送母親的最後一程。
不灑狗寫不慍不火的情感處理,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我不會寫影評,照慣例,看別人的影評介紹吧!
網路上找到的影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彼此關心,相互扶持



<海報>

PS這是拿到的一組三個手機吊飾,很可愛喔
不過我的新手機沒有手機吊飾孔,為了這個手機吊飾我只好幫新手機穿一件衣服~

<看電影>終極殺陣:最後衝刺(TAXI4)

國外官網:http://www.taxi4-lefilm.com/
     http://www.europacorp.com/dossiers/taxi4

國內影評及介紹:開眼電影網 、Yahoo電影遊戲基地

=======================

又是一部續集片,今年看了好多部續集片了。
記得taxi好像是1996年開始看的,轉眼10多年過去了。
主角從年輕的計程車司機和蔡鳥警察,四集演下來已經戀愛、結婚、到這一集甚至小孩都上小學了。除了劇情的難突破,歲月應該是續集片另一敵人吧。

至於好不好看?
我個人的感想是,還算挺好笑的。該片獨特的法式幽默在這一集還是發揮讓人捧腹大笑的功力,如果看過一二三集的人,對裡面許多的橋段會發出會心一笑。
不過卻欠缺前三集圍繞在taxi上的主要劇情結:丹尼爾如何利用改裝過的taxi與歹徒鬥智,如何在法國跨城市的高速追逐。看法國車如何大戰德國、日本名車等等。
是編劇已經無法針對這個主體變出花樣了嗎?

在Yahoo上看到一個標題我覺得挺傳神的:飆車+警察耍笨+足球運動=?
基本上把本片當成喜劇片來說算還不錯,看法國警方如何耍笨也挺有趣的。但把本片當成taxi的續集來看的話,說真的,挺失望也失落的!

如果真的編不出有關taxi主題式的內容來的話,我真的由衷希望這真的是taxi的終極篇了。

<看電影>兩部續集電影:史瑞克3和哈利波特5

史瑞克3
聞天祥影評《史瑞克三世》
基本上延續前幾集史瑞克顛覆童話這個角度,這一集還算有笑點。

哈利波特5
這一篇的影評跟我們的想法比較接近:哈利波特5脫離續集電影魔咒
隔天同事問我好不好看,我的反應其實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要就有沒有看過書和有沒有看過之前電影來比較。

就書來說,這一集本來就是我們比較看不下去的一集,冗長不夠緊湊。而且書中的哈利只會任性鬧脾氣,邊看書很想扁下去。
所以其實我也不會真的很喜歡這一集的電影。
不過看完後我真的覺得拍得不錯,因為電影的節奏抓得很好,刪除很多情節,書我當時有點看不太下去,但是看電影讓我比較能接受這一集的劇情發展。

<看電影>破綻–內有劇情,要看電影的勿進

5/31晚上去看了特映場的電影「破綻」,這是公司辦活動得獎客戶沒領完剩下的票。索性就約了老公晚上一起去看。
這應該是我近年來看的推理電影中最棒的一部(呃…我看的也不多就是了),不過我推薦大家去看喔。

繼續廢話中,因為避免讓誤闖但想看電影的人不小心看到劇情的討論。說真的,這種電影如果先知道劇情結果就不好玩了。
所以還想去看電影的人就不要點本文進去了喔。
不要說我沒有警告喔:p

========================

只要看得夠仔細,就會發現每個東西都有弱點,遲早會出現破綻–泰德克洛佛(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

======================== 

這是一部因為外遇引發殺機的電影。

我不是專業的影評。影評的部分留著給專業影評人藍祖蔚 《破綻》高薪對抗良心《破綻》謀殺催化劑 的專文介紹吧。
電影介紹的請見破綻官網聯合新聞網 。開演電影網

我只針對幾點我看到有感覺的部分來討論囉。

消失的凶器
我不是很很看推理小說電影的人,我超不會推理的,不過這次我一下子就推理找到殺妻的凶器怎麼消失的,ya!

要不要墮落
趾高氣昂的檢察官在面臨官司和自己事業上的大挫敗時,身為兇手太太情夫的警探給了他一個機會,幫他造假掉換證物,讓他有機會用假槍假證據去讓泰德入罪。
這時候其實面臨的是道德考驗,如果讓兇手無罪開釋自己的新舊工作都會在這一刻全盤落空。
掙扎下,年輕好勝的檢察官放棄了造假只為了求勝訴的機會。
這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如果選擇造假墮落,就呼應了泰得曾對他說的:每個人都有破綻,你的破綻就是好勝。
我想,泰德應該設了局讓他跳,如果他選擇了拿造假的證據來入泰德的罪,情況應該會更一拜塗地。

我想到的是比較拔辣的現實情節,現在有太多警察都發生類似為了破案而造假栽贓的證據,當被揭發後,圖近利的行為通常讓自己受傷更深。

結局
不過到了劇情後段,順利找出關鍵凶器時,當初我腦袋盤旋的問題是那他結局該怎麼結才漂亮?
要讓兇手逍遙法外嗎?
這點我必須說他劇本處理的很不錯,我覺得劇情安排有爆點。
如果兇手最後沒選擇到最後加工再次去殺了已成植物人的老婆,就算找到兇槍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檢察官沒有子彈可以鑑定彈道確認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兇槍。
他等於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如果對垂死之人能多一點仁慈就能讓自己無罪開釋。
但是兇手選定趕盡殺絕的方式,也讓自己沒有退路。
不過說實話,其實我也沒有很想讓兇手一定得繩之以法,我覺得他的遭遇促使他第一次對老婆開槍這點我還算能包容理解。不過後段再追加殺人這一點就有點過當了。

有關檢察官職責和一罪不能兩判
我是今天上午才看藍祖蔚的影評的,不過我跟他聯想到同一個案子。

縱放殺人犯,是檢察官失職;但若檢察官不在意,誰來批判他呢? 台灣的司法界日前爆發了一件不幸醜聞,一位檢察官因為閱卷疏忽,逾期上訴,導致原本要被判重刑的三十三名涉案被告,有十七人獲判無罪確定,導致輿論大譁,這位檢察官沒有因此向全民請罪,卻還振振有詞地替自己辯護,最後還是長官主動調查,認為他有明顯疏失,將予懲處。 

我跟他想到的都是同一個景文案,檢察官逾期上訴導致全部無罪開釋的案例。

檢察官是正義的象徵,如果檢察官自己滿腦子只有高薪和名利時而不在乎正業時,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們,能相信誰能為我們找回公理和正義?

基本上我覺得這是還不錯的片子,雖然劇情有點通俗拔辣的好萊烏片,不過劇情算緊湊,而且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演技真的超精湛。詮釋內斂但是把人玩弄在股掌中的男主角真的入木三分。

閱讀中:蘋果橘子經濟學

      蘋果橘子經濟學 | Freakonomics: 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一顆蘋果,用經濟學的剖刀切開,裡頭竟然是橘子。
【from 033】Steven D. Levitt/著  李明/譯   大塊文化
  
*******************************
哈!還沒看完,先摘一點東西省得大家以為我還在工作憂鬱中^_^
還有先說明,光看以下摘錄看起來會有點斷章取義,不要拿這些片段來跟我討論作者寫的對錯喔。

*******************************
第5章:怎樣才算理想的父母?
父母到底多重要?
父母「是」什麼?vs.父母「做」什麼
ECLS統計結果,八個與小孩成績高度相關的原因(包括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父母教育程度高。
父母社經地位高。
母親生第一胎在30歲以上。
小孩出生體重偏低。
父母在家中說英文。(註:這是美國的統計,說英語代表主流文化)
小孩為領養。
父母參與學校家長會。
家裡有很多書。

八個因素沒有作用:
家庭關係密切。
最近搬到較好的社區。
母親在小孩出生後到上幼稚園前沒有上班。
小孩參加過學前輔導。
父母會定期帶小孩上博物館。
小孩常挨打。
小孩常看電視。
父母幾乎天天唸書給小孩聽

前八項相關的因素可歸納為:父母「是」什麼。
後八項相關因素為父母「做」什麼。
對於執著於子女教養記翹的家長或親子專家而言,這該具有警醒作用,因為他們似乎過渡強調技巧。

****************

<電影>超人特攻隊


之一:辛拉登
兒子愛上超人特攻隊(incredibles)已經不是新聞了,至少這一兩個月以來他都是持續在重複看這部影片。
不過有點不一樣的是,最近他最愛的角色,已經從飛毛腿小飛,轉向辛拉登。
沒錯,就是壞人辛拉登。
兒子覺得這個角色很有趣,因為有很多神奇的發明。兒子喜歡那些奇怪的發明,他覺得比徒手對抗壞人的超能先生有趣多了。


其實跳脫出好人壞人的角度來解析這個角色,辛拉登某種程度是值得誇讚推崇的。
他是本片中唯一需經過努力的人,而不是像超能先生或其他的超級英雄們,都是天生具有超能力。成功不費吹灰之力。
辛拉登沒有與生俱來的超能力,而是全靠自己的發明,補齊他因為所沒有的超能力而落後的部分。
這部分值得推崇誇獎的。

辛拉登沒有超能力,卻靠著他的智慧,創造出各項足與超能力匹敵的新發明。
在商業角度來看,他創造的其實是比先天超能力更有〔價值〕的,因為他的發明可以轉換成[商品],可以大量複製給每個沒有超能力的人。

劇中他是個壞人,因為他太過執著在童年的超人夢中,卻始終沒有跳出那個被偶像忽視的陰霾。努力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是這份執著是害了他讓他行為偏差。如果他能跳出這個執著,找到自己的價值(其實長大後的他當時已經比那些落拓超人們強數倍了,只是他自己看不清楚自己的價值)。

總言之他驚人的創造力確實值得誇獎。
只可惜,在傳統的英雄片中,壞人一定要有壞的下場就是了。

之二:出差
我之前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就是家裡的長輩對於子女被公司派遣出國出差這件事覺得有藏不住的驕傲。
一開始我不能理解,不過就是出差嘛。
且以我個人的經驗,被派出差的人可不見得自己願意去開會,有時可能還一肚子悶氣。
在超人特攻隊裡我看到了一個答案。
超能太太彈力女超人知道自己老公被派遣出差,很開心的說:他們終於看到你的才能,你要發達了。
然後,我仔細回顧長輩的心態,我開始比較能理解他們的驕傲哪裡來。
他們認為,是你夠重要,夠好,老闆才會派你出國出差去。
不過針對這件事,我可沒法子像彈力女超人那樣,每次老公要出國出差時,我聽到一點也無法雀躍三尺與有榮焉。
因為我想到的是接下來我要一個人帶小孩這件事。所以,老公出差這件事,對我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之三:工作
都說男人是工作的動物。
我不知道這句話準確度有多高,不過工作的成就感對男人來說,普遍都顯得挺重要的。不管他們是自願還是被迫這樣認為。
超能先生被老婆壓著做他不愛的事,以為了全家的未來為理由強迫他願不願意都得繼續做下去。
我個人覺得有點殘忍,如果我老公真的這麼不愛這樣一份工作,我會支持他換工作的。
其實工作很多,不見得哪一個比較好。想想,體能驚人的超能先生或許換個捆工的工作會比當保險業務員來的快樂。

其他:

Nina的彈力女超人篇: http://ninahouse.exblog.jp/1311647/
有同樣身為已婚女性類似的觸動。雖然想法有部分不太一樣,不過懶得寫了:p

頁次: 1 2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