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生活 Category

出去走走

星期天上午,看到漂亮的陽光,忽然很心動,對老公說出去走走吧!

「下午吧!」被女兒吵了下半夜回籠補眠的老公,睡眼惺忪的說。
一點到兩點多,老公先開車送公公出門去找朋友。兩點多,老公回家,兒子剛剛入睡。

「等兒子起床吧。」我想想也是,沒睡飽的兒子,脾氣比誰都大。
正巧這時候睡了好幾個小時的女兒醒了,於是我開始換尿布餵奶。
四點多兒子終於醒了,全家上了車準備到大安森林公園走走。抵達後沒多久,兒子沒有活力的說他很累要回家。於是車子又開回家去了@@
搞不清楚到底出來做什麼的?

快到家時,老公說:你很想出去走一走嗎?
我說還好。不過最近都被悶在家裡覺得有點透不過氣來。
老公自告奮勇說要帶小孩,讓我出去走走。

這個時間還能去哪裡?不過我點點頭說好。把他們都送進家門,自己騎機車到夜市去。
先吃了鴨血冬粉、再吃了豆花,然後買了章魚小丸子準備帶回家去給老公塞牙縫。
回家路上又想到尿布沒了,拐到大潤發去買尿布,順便帶兩包零食孝敬兒子。

真的是典型的歐巴桑生活,即便小小短時間的離家出走,還是不忘打點老公小孩的需求。

心結

那天在車上,和老公談到一個我放在心裡一陣子的問題,就是公公是不是還不喜歡兒子去學校。

老公問為什麼這麼想。因為公公雖然曾經以多種理由很反對送兒子上學,不過除了每次兒子生病時,會重提上幼稚園容易生病不要讓兒子再上學外,已經好長一陣子沒以學校容易生病以外的理由提起這件事了。

我說因為生病不想讓小孩再去上學,這算是愛孫心切,雖然不切實際,但這個動機我可以接受。
說不切實際是因為兒子不上學後的配套措施沒跟著想好:

兒子不上學要誰帶?要婆婆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做家事並照顧奶奶嗎?還是妹妹送保姆呢?或是我辭職回家帶兩個小孩?

這些提議我都提過,各有優缺點。
公公傾向於婆婆照顧所有人。婆婆不贊成我辭職回家帶小孩,也不放心妹妹送保姆,怕不會說話會不會被虐待。
我和老公則認為,一方面婆婆以目前大的上學小的在家的情況,婆婆已經都累得兩度胃痛掛急診了,如果兩個都在家她怎麼受得了?婆婆年紀也大了,也不堪長期的勞累。
加上兒子的成熟度夠了,也因為上學有伴喜歡上學。於是最後是兒子上學這個最可行。

老公問那為什麼我會這麼想,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後說:
兒子從上學至今三個多月,他的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
不管是生活習慣的養成、說話能力的表達,語言數學的學習等等,兒子都有很大幅度的進展。
而上學後兒子的開心也是看得見,每天把學校、老師、同學掛在嘴邊,蹦蹦跳跳的唱歌跳舞,還會主動拉著我一起去聽學校發的教材CD。原本內向怕人群的兒子,也變得活潑許多。
他的開心寫在臉上,他的進步也表現在生活中。

但是公公這段期間以來,從來都沒誇過兒子的改變和進步,對於兒子的一些表現,也彷彿都視為理所當然,完全沒提過學校對兒子的正面影響。
幾個月下來,公公唯一會提到學校有關的,就是當兒子生病了,那段時間就會不斷重提「幹嘛要去上學」「早說過不要送去學校」之類的。

這多少讓我覺得,公公好像完全沒有肯定我們送兒子上學的這個決定,只是隨時等待有狀況時,來否定我們之前為兒子做的一切努力。

老公想了一下說,他不是很肯定公公是不是還不贊成兒子上學。
不過就他的經驗,他多少可以理解,尤其是針對公公沒有鼓勵或讚許小孩的進步這一部份,老公說那或許是公公向來的態度。
老公說自小以來,他在學校的考試等表現上,考得好對公公來說是理所當然,但是考不好就難免挨一頓打罵。
這或許是他們那一代父母的慣有態度。他根本不習慣開口讚許小孩的改變和進步。

聽完老公的解釋後,我試圖理解這樣的差異。但是還不是很能釋懷。

我來自一個不吝嗇鼓勵小孩的家庭。從小如果成績好,爸媽會以帶我們去吃牛排之類的鼓勵方式讚許我們的進步。雖然後來看了一些教養的書,認為這樣的「賄賂」行為在教養上也不甚恰當。不過我從中能到很多肯定自己、加強自信心的能量。

我必須承認,這件事是我的一個心結。尤其是每次公公一提起「不要去上學了,幹嘛去上學呢」之類話題,我就會覺得心情沮喪有點喘不過氣來。

目前,這件事情無解。
除非兒子今後可以再也不生病,否則事情會不斷的重複發生吧。

真的,老了

同事去麥當勞買午餐,雖不是很愛,不過尚能接受,加上懶得出門,於是還是託他買。
問飲料要喝什麼?
「可樂,不加冰塊」很直覺的回答。

之後覺得自己真的變了。
前天叫飲料時,我說:珍珠奶茶,不要冰塊,半糖。
幾天前特地和同事去有名的亞尼克果子工坊買了三片好吃的蛋糕。和老公兩個人三天才吃完。兩人都說覺得好吃,但是每次就自動只吃了半塊。

沒在減肥、也沒養生、亦沒有被限制不可以多吃。很自然的就變成這樣。

突然想到曾收到的一封郵件,提到檢視自己是不是變成歐巴桑的幾點,其中有一各就是口味變淡變健康。

看來,真的,老了
想不承認都不行^_^

愛心調味乳

80CC母乳
80CC溫水
一匙配方奶
暗自期望不要被發現有異狀
不動聲色,如往常般遞給兒子

看著他三兩下咕嚕咕嚕喝完了

成功!心中鬆了一口氣
以後比照這個特調配方辦理

兒子啊,以後別說媽媽偏心,小時候沒給你喝母奶喔

奶媽

在家帶小孩兼看電視。這是少數可以一邊帶小孩一邊做的事。

這麼一則新聞吸引了我:有人在拍賣網站賣母奶。每160ml賣250元。

嘖,嘖,網拍真的無奇不有,什麼都有人賣,什麼都有人買。
當然,衛生主管機關立刻跳出來說這是非法的,因為沒經過檢驗的母奶即便很營養,但有很大致病風險。

喊了老公過來看這則新聞。
老公開玩笑說,既然有供給也有需求,衛生署就合法化吧。制訂「製造者」的健康標準,以及「產品」衛生檢驗標準。
這樣也可以成就一項新的在家工作機會。

我說這那是新工作,這個行業由來已久,就叫做「奶媽」。
想想,如果真的有這個行業,我也要在家當SOHO了,盤算一下,比每天上班好賺多了:p
===
看到這則新聞突然覺得心情很好,因為家裡冰箱冷凍室滿滿的妹妹冷凍便當,突然有了「價值」可以衡量。
換算一下,這一櫃子的存貨,大概值2萬多元了。

不過,套個廣告詞:
電動擠奶器:2000元
母奶冷凍袋:4.2元/個
媽媽的愛:無價
寶寶健康:無價

===

價值2萬多元的妹妹庫藏食品^_^

抬槓

不是很熟的同事問我這一胎是男是女。
我說是女生。
又問我是第一胎嗎?
我說前面有個兒子了。
同事說:差一點點就一百分了,如果先生女再生男的話,那就太完美啦。

我笑一笑對她說:才不呢!我覺得先生男生,再生女生才是100分。

同事說:才不呢,先生女生,姊姊可以照顧弟弟。這樣才是100分。
我之前的確是聽過很多人這麼說。

我說:當然要先生男生,先生男生再生個女生,因為哥哥破壞力大,相對顯得妹妹更乖,全家都疼愛她。妹妹本來就是應該生來疼的。

我必須承認,這場對話我純脆在抬槓而已。我對於先生男生或女生沒有太多意見。就算是兩個都男生或女生也是各家自己的事。

不過我對於先生女兒比較好,因為姊姊可以照顧弟弟這一點很不以為然。
為什麼姊姊要負起照顧弟弟的責任,但是如果是哥哥就不會被期待要扮演這樣的角色?
我自己沒有哥哥,從小就想像哥哥可以保護妹妹的場景。高中時有位同學有「戀兄情結」,因為她哥哥很照顧他。不過我想這應該是個案,有些人真的比較懂得照顧別人。

我只期望女兒生了之後,我的寶貝兒子不要欺負妹妹,製造我的困擾就好:p

ㄅㄧㄚ ㄎㄤ

「ㄅㄧㄚ ㄎㄤ」是台語,我不知道這個字有沒有比較傳神的國語翻譯。

以前工作的時候,預見同事即將發生的trouble,會有自動補位的動作。努力的把事情可能的漏洞補上,企圖把問題解決。
沒想到後來演變成自己做得很辛苦,但是老闆因為事情從來沒發生,從不知道問題所在,出狀況同事依然故我。

於是有人對我說:必要時必須讓事情「ㄅㄧㄚ ㄎㄤ」幾次,這樣老闆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放著讓事情就這樣出狀況,這樣的拿捏哲學,在我來說學了很久。一方面自己跟心裡掙扎很久,明明自己做得到可以補位的事,要放著不管覺得於心不安。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果問題能提早被發現並解決,可能對公司來說,短期或許利空,但長期是利多。

沒想到這樣的策略運用,在家務事上同樣適用。
有時預見家裡的一些問題,我提前想出解決的方案。但是經常發生的狀況是,事情還沒走到這個階段,其他人沒看到你所見的,不但沒有正向的回應,而是有點負面的回應。
有時候想,要不要就像工作上處理事情那樣,就放著讓他「ㄅㄧㄚ ㄎㄤ」,到時候再來提出決方案,才不會自己吃力不討好。

但是,對於公司要放著讓事情「ㄅㄧㄚ ㄎㄤ」對我來說都有點難了,更何況對家人?

於是當有點沮喪時,對朋友說起這些,說起自己很想乾脆作好人讓「ㄅㄧㄚ ㄎㄤ」後再來收拾算了。
朋友聽了只說了一句:角色不一樣。在公司你是員工,讓事情「ㄅㄧㄚ ㄎㄤ」是為了讓老闆知道問題並解決問題。但是在家裡你是老闆,所以再苦你都要堅持,解決或預防可能發生問題。

一語驚醒夢中人。 老闆的確沒有逃避的權利,因為成敗結果都是自己要擔啊!

講電話

下班途中在車上和老公聊天提到,這兩天因為兒子生病,密集在上班時間打電話回婆家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因為平常公公白天不常在家,電話多是婆婆自己接。這兩天電話幾乎都是公公先接的,偶而是奶奶接的。反倒是婆婆可能因為照顧小孩,所以很少直接是婆婆接起電話。
我們的電話對話都是這樣的:

我:喂?爸,是我,媽媽在家嗎?
公公:在啊。
(接下來是一陣沈默。三秒以後,我忍不住開口了)
我:我可以跟媽講話嗎?
公公:喔,好。(接下來大叫婆婆的名字來聽電話)
奶奶接電話也是差不多的情節。

我對老公說,我家的說話習慣不太一樣。通常是這樣:
我:喂?爸,是我,媽媽在家嗎?
爸爸:在。(接下來大叫媽媽的名字來聽電話)

老公想了一下說:對耶,我們家的習慣很像真的是這樣。
老公說,當我問公公和奶奶,婆婆在不在家時,他們可能預期我接下來可能是要告訴他什麼。而不是意味我希望他們去找婆婆來聽電話。

我說:對,這就是差別。我們家的習慣是聽到詢問誰在不在家時,就知道其實打電話來的人是要找這個人。

我說我通常都只打電話給婆婆,沒試過如果對著婆婆說要找公公時,婆婆的反應會不會也和公公一樣。
老公想了一下,推測應該是一樣的。老公說當他打電話問公公在不在家時,婆婆的反應也是先問有什麼事?而不是直接找人來聽電話。

講起來真的很有趣,原來每一家庭的習慣都不一樣。
連接電話這件小事,都可以這樣的差異耶。

偶像

和老公兒子到棒球練習場,看到了昔日的偶像:

棒球先生李居明

微笑喬治趙士強

我知道李居明一直在這裡擔任駐場教練,之前來練習場時,已經見過一兩次面。這一次意外看到趙士強,剛好相機在手邊,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拍了再說。
*****

提到偶像,我的青春期一直沒有什麼特定的明星偶像。當同學在談論小虎隊、王傑時,我彷彿都無動於衷(這樣一講,會不會不小心暴露我的年齡很大了啊:p)
但是對於棒球卻情有獨鍾,我會在三更半夜起床幫中華隊加油的。
李居明、江泰權、林易增、趙士強、郭泰源、黃平洋這一批的都是我的偶像,從成棒就開始支持。
反倒是後來在職棒時代很搶手的如陳義信等人,我對他們的印象不會很深。

我熱愛棒球的事家人都知道,我有一個職棒二年味全隊全隊球員的親筆簽名球,就是表哥運用關係拿到,送我當考上大學禮物的。

我的大學室友們更是感人。我當時很迷江泰權,我的室友們都知道,一年生日,他們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信給江泰權,還準備了一張卡片給江泰權,希望他親筆寫卡片祝我生日快樂。可以想像我收到卡片是多麼感動,不在於江泰權真把卡片寄來了,而是對於室友那一份心意,打從心底感謝著。

對棒球的支持和熱衷,我一直支持到職棒分成兩個聯盟為止。
賭博事件還把江泰權牽涉進去,從此球壇上銷聲匿跡。
後來一方面因為大學畢業了,另一方面也覺得太亂了,總之,對棒球的熱愛慢慢些褪。現在問我有哪些球員,我大概只說得名將級的幾位。和當年對於全隊球員戰績可以倒背如流的盛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看到往昔的偶像就在眼前,真的有點小小的感動。
雖然他們和我記憶中的身影已經有段差距,我自己也長了很多歲,
但是那樣的心情是感動的,因為這是屬於我的青春回憶。

生活

當生活茫茫亂亂之際,總不能免俗想起:如果XXX,或許會更好。
兩個人的時候,想著如果是一個人或許更自由。
三個人的時候,想著當初兩人生活其實很棒的。
現在四個人了,才想著三個人時,進可攻退可守的生活也不錯。

真的後悔過嗎?倒也沒有。
我當不成灑脫的單身貴族。
也當不成優雅的頂客族。
更是擔心獨生子會不會太無聊或被寵壞的媽媽。

於是,平凡如我,認命的過著生活,享受現況帶來的喜悅,沮喪時努力解決困擾。

或許,這就是我的生活。

頁次: Prev 1 2 3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