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生活,過日子
作者 mandywang聚會時,朋友因為工作型態因為工作只到下午一點,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下班後在做什麼?
朋友一派悠閒的說:沒做什麼,就過生活啊。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固定去運動像是皮拉提斯之類的。
朋友講得很輕鬆寫意,羨煞在一大群人。
因為大家太熟了,我忍不住和旁邊其他的朋友開玩笑的說:聽到沒,人家在過生活,凡夫俗子如我們都只在過日子。
朋友不懂的問有什麼差別,我們說差別大了。過日子表示努力把一天過完,一天過一天一歨一歨達成自己設定的一些世俗化的目標,像是把小孩養大、把房貸付完…
過生活聽起來愜意多了。
這中間有一大半玩笑的成分,卻也是事實。
朋友不是家境富裕貴婦級的人(如果是就沒有什麼好寫的了,討論先天的落差就沒有什麼大大的意義)。我相信在場的每個人如果要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都有能力,只是願不願意,或說敢不敢而已。
我就是不敢的那種人。
我覺得自己被自己設定的太多世俗目標給綁著放不開,要養大兩個小孩、要負責兩邊四老的養老生活費、有房貸、要存自己的退休養老金、要平常生活享樂的費用….
我有太多潛在的恐懼:今天夠用明天是不是夠用?哪天突然因為身體狀況、因為景氣問題倒下去無法繼續工作之後情況又會是怎樣?要多少退休才足夠負擔未來退休後的生活?
沒辦法挑戰這些恐懼,所以,我選擇了過日子而不是過生活。當然我也沒那麼悲情,很努力在過日子中找一些樂子,年度國外度假,上班偷閒之類的。
我相信選擇過生活的人有他自己開心的一面,當然也會有恐懼的一面,像是另一個朋友說的,當60歲的時候,已經沒有這樣半天工時的工作可以做的時候,是否有足夠的儲蓄支應退休後的生活?這是他另外得想好的課題。
我沒有抱怨,只是陳述某種事實。
因為我覺得這是生活型態的選擇,一定有利弊兩端。就像當初我選擇當上班媽媽每天晚上把小孩帶回家,而放棄當全職媽媽和假日媽媽,朋友選擇兼職、選擇創業一樣,這些都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不論做了哪個選擇,都會有自己該面對的課題。既然做了選擇當然就要懂得認命。
其實過日子聽起來很糟但是也沒有那麼糟,至少我覺得生活挺充實有目標也挺好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