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不為錢操煩

作者 mandywang

週末是半年一度的大學死黨同學會。大家閒聊了一堆八卦也丟出不少狀況題給彼此。

其中一個問題是,年過35的我們覺得自己好像工蜂一樣,不斷的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以我家來說,我們的這兩份薪水得負擔兩個小孩(學費以及其他開銷)、房貸、車貸、長輩生活費、以及我們自己的生活必要開銷和娛樂費等等。我們的薪水當然足夠負擔上面這些,不過扣掉這些後還要存養老退休金才是會焦慮的像工蜂一樣工作的原因。
只不過50-60歲退休,如果活到80歲,還有20-30年沒有收入!這才是不敢不工作的關鍵吧!

不過如果說焦慮其實是有點太誇大這個情緒。說真的,講不出自己要賺多少錢能安心才是我們覺得最大的問題所在。(這個的意義在於,這樣的工蜂生活沒有止境,就算現在已經賺很多錢也不會放心,因為不知道終點在哪邊!)

昨天看到這一篇新聞「全球樂土萬那杜 不為錢操煩

引言中的這一段「快樂的秘訣是什麼?」回答:「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節錄部分:
同樣問題問英國人,答案大概一樣。唯一差別是,皮耶根本不需要錢,而英國人的定義卻是要賺得夠多,才不必怕沒錢。

小島生活似乎不如外人想像的那麼愜意,當地人卻樂天知命。

快樂能否衡量人言言殊,然而無疑的,梅托馬島乃至於萬那杜全國均具備令人快樂的要件,家庭關係鞏固與物質欲望幾近於零是兩大支柱。越簡單的事物越能夠使人快樂。

當然,我很肯定我應該絕對做不到這樣的單純生活。我沒有崇尚這樣程度的絕對刻苦儉約生活。

但是我很喜歡最後一句的結論越簡單的事物越能夠使人快樂

不可否認的,如果能降低物質需求引發的對金錢夠不夠的焦慮程度應該會越低。

其實人的物質慾望都是比較出來的。如果從來沒有見識到有錢人能過怎樣奢華生活的人,就不會心生羨慕想要過一樣的生活。也不需要汲汲營營去追逐讓金錢讓自己總是處在很焦慮的狀態中。

對於物質,我們的經驗是,如果親友中出了一兩個超級有錢的人,通常都是個無止境追求金錢的開始。
週遭有這樣的人會讓人不自覺會認為自己也應該要過這樣的生活、或從中分到一杯羹,
再不就是覺得自己也能像人家一樣賺到一樣多的錢,而拼了命下去賺錢只為了也想過這樣的奢華生活。
開了眼界,見識到有錢人能如何有錢如何花錢,通常不是好事,因為世界不再單純,也更不容易樂天知命。

回歸正題。能不為錢操煩應該是大家都想達到的境界,沒有人希望自己總像工蜂一樣有著根本的焦慮!
也許應該想想,如果真的要放下對錢的不安和焦慮,到底會是賺到足夠的錢這個目標先到?還是樂天知命不在乎錢這個目標容易達成呢?
也許是折衷–降低一些不必要的物慾才是最快達成目標的方法。但是過分樂天和知足常樂之間但是那個平衡點又在哪邊?

這個課題我還在努力摸索中。

2 Responses to “不為錢操煩”

  1. ncucherie Says at 2008-06-4 15:13:33

    我想一個重點就是不要想去比較吧
    因為一去比較,如果達不到目標,心就會痛苦
    而最痛苦的又是不知道目標在哪
    所以又不斷的去尋找
    但是又找不到
    因為是心在作用

    不過如果是為退休金打算
    應該是可以用希望的生活水準去計算
    然後去計畫要存到多少錢
    這樣的話倒是合理的規劃
    因為畢竟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
    自己要為自己的晚年準備
    我覺得這是合理的考量
    [版主回覆 06/04/2008 19:41:15]這兩個問題是獨立的但有點關聯
    退休後可以過的儉樸一點過日子,當然也可能因為期待跟其他人一樣能遊山玩水,吃好穿好
    其實單是想怎麼存退休金也是很耗神的
    除了每月生活所需,還要考慮通膨、未來的0利率趨勢,以及年老失能時的看護費用等等
    如果再加上一些較寬裕生活的規劃(辛苦工作了一輩子,本來不就是希望年老了可以過舒服一點的生活嗎)
    那個數字真的不能想,越想只會越像工蜂一樣不敢輕言退休

  2. 阿秀 Says at 2008-06-5 12:56:51

    我的薪水很少,
    但我沒有負債,
    這樣就足夠了,
    現在每次去提款機領錢只領一千元內,
    通常只領九百元,不帶信用卡,
    最高一次記錄是九百元可以撐四天,
    歐耶,太有成就感了.

    我姊的收入很多,
    但她的生活很複雜,
    每天都這張票嘎另一張票,每天喲,
    要是像我這樣的數字白痴去過
    像我姊那樣的生活,
    起肖的機率是 99.99%

    越簡單的生活
    就越無慮

    我百分百同意!
    [版主回覆 06/06/2008 15:44:43]每個人追求的生活不同
    我還在拿捏那個界線在哪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