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的代價
作者 mandywang先放下自己慣有的政治立場來看這件事(其實寫這樣的前提,自己都覺得好笑,因為這個議題本來就很政治,沒有政治沒有選舉,就不會有這個議題)。
事件:駐外使館、公營企業,一律將名稱由中華(中國)改為台灣。
駐外使館這部分,因為本身就是政治層面的事,隨著政府不同、政策轉變而改,尚屬於合理範疇,在此就不進一步討論。
但是對於企業的正名,我就有比較明顯的反對看法。
企業之所以為企業,就是有商業營利目的而存在,所以應該由商業經營角度來考量。
一個正名的動作,代表的是什麼?
就我第一個直覺是:會耗費掉許多的資源。
想過會耗掉多少資源嗎?
公司改名,並不像想像中這麼容易。除了公司登記變更外,還有一拖拉庫的事情。
如:
CI變更:影響包括CI重新設計、招牌、信封信紙、名片、識別證、贈品等所有大大小小的東西。
合約相關:已經簽訂的合約書全部要重新換約。所發行之股票都得重印更換。
企業形象重塑:更名後需要重新打廣告,以建立企業形象。
這些零零總總估計起來會花上數億元。
這筆花費誰來買單?
身為這些企業的小股東,很難接受被迫買這個單。支出增加,這代表著獲利下滑,股價下跌。
身為納稅人,一樣難接受。公營企業的錢哪裡來?不就是來自納稅義務人的口袋嗎?
而身為消費者身份一樣也反對,像中華電信、中油這些與民生相關,又屬國內寡佔獨大的事業,當獲利下降時,首先想到的會是調高產品費用。
如果這樣的花費是有意義的,或許還願意忍痛花下去。
雖說這些企業生在台灣長在台灣,但企業的名稱是「中國」或「台灣」或是其他的,都只不過是個名字。只是因為名稱中有「中國」就得改名,我覺得有點小題大做,泛政治化。
君不見滿街的婚紗店都是洋名如「法國巴黎」「紐約紐約」「法國巨星」之類的;滿街的新建案,更不乏「東京」、「北京」、「義大利」之類的。哪一個又真有國外血統?
而且這樣的更名也讓我想到當年的「漢賊不兩立」的策略,讓我們退出聯合國,失去了邦交國。
退出了之後,如今我們一年又一年努力要加入聯合國,變得何其難啊?
現在這些企業(如中油/中鋼/華航/中華電信),既然都以目前這個企業名稱在世界各國打響名號,現在又何必自己先退讓改名呢?等於自己認輸無條件讓出地盤。
我不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我不知道從政治的立場上,國營企業正名可以帶來多大的利益。
所有事情都有利有弊兩面,評估時是該將利弊放在天平兩端審視。如果利弊權衡下弊多於利就不應該付諸執行。
*****
寫得時候猶豫要不要在選舉前寫這篇文章。最後決定忠於自己的想法。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