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紀念品
2003-05-03 15:55:00
這是我們從希臘帶回來的戰利品。
希臘咖啡壺、天然海綿、橄欖香皂、香料橄欖油。
本來還有希臘咖啡粉,不過早喝完了。
布拉卡買的香料送人了。
至於有一瓶紅酒到哪裡去了呢?現在我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在希臘路邊票亭買的電話卡,很有當地特色吧。
2003-05-03 15:55:00
這是我們從希臘帶回來的戰利品。
希臘咖啡壺、天然海綿、橄欖香皂、香料橄欖油。
本來還有希臘咖啡粉,不過早喝完了。
布拉卡買的香料送人了。
至於有一瓶紅酒到哪裡去了呢?現在我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在希臘路邊票亭買的電話卡,很有當地特色吧。
2003-05-08 10:19:18
貓在希臘是相當普遍的。
我們在雅典,在聖多里尼,在米克諾思,
在路上、在餐廳、在港邊,
都可以見到貓的身影。
不知道是人豢養,還是野貓。
這些貓都乾乾淨淨,
總是很幽雅的走著。
不太怕生。
他們常在餐廳穿梭,等著遊人和店家給他們食物,
不過很高傲,即使給了他們食物,還是對你愛理不理,不會討好你。
或許,這就是貓的天性吧。
wellcome2003-05-02 09:12:30
希臘的吃實在也是值得記錄的事情。說實在話其實我覺得並不難吃,但時間久遠,記得也很有限,但第一個蹦出來的印象卻是沙威瑪。
希臘的沙威瑪並不叫英文發音的沙—威—瑪(奇怪我總覺得不曉得中文是從哪媊隅),也不叫 Doner Kebab(台灣沙威瑪攤子上出現的英文字),我們去買的時候都把它發音Gyros。但我也不曉得它是什麼意思,但我們去買時都這麼唸就是了,如果有懂希臘文的網友請多多指正。希臘的沙威瑪不是像國內用麵包來夾烤肉,而是用類以國內夾烤鴨的餅皮,餅皮就鋪在那一根烤肉下方接滴下來的油脂,因此不夾肉就已經香香的,再加上用希臘香料烤的烤肉,附帶上一些薯條,真是好吃。一份只要台幣30~50元(那時候的匯率),真是划算,所以我們有很多餐都靠沙威瑪解決的。這麼好吃的沙威瑪,不知怎麼翻遍旅遊書都沒人提到。
除了沙威瑪之外,我們也偶爾會上餐廳。因為希臘是旅遊聖地,所以餐廳口味也很國際化,像義大利麵就常吃到,當然中國菜或日本菜就很少啦。如果只是去希臘餐館,其中我們最愛的就是Souvlaki(純音譯,字也肯定不對)。這個Souvlaki,其實就是希臘式串燒烤肉,有牛、羊、豬肉,加上希臘式的香料其實非常好吃。倒是一些書上常提的Musaka,就是羊肉加上馬鈴薯泥焗烤,我們只吃過一次,雖然不難吃,但是也不是特別喜歡。回到台北後到希臘小館又吃一些,就覺得很難吃了,味道和希臘的差很多,還有一股騷味。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旅遊書上都沒提到的希臘餐廳特有的習慣,就是不管你吃什麼,餐館都會幫你加上一份Cover,然後在你的帳單中加上Cover的錢(記得好像是一元美金(不太記得了,差不多是這個價錢)。所謂Cover就是在正餐上之前,希臘餐廳都會先上一份份量有夠嚇人的麵包,和奶油、橄欖油等塗麵包的佐料,及兩杯白開水。麵包有的很好吃,有的卻硬得要命難以下嚥。而且不管你要不要,一坐下來就先來一份這玩意,然後記在你的帳單上。
雖然希臘四面環海,但希臘的海鮮卻貴到要命,所以我們很少點海鮮,比較常點牛、羊、豬肉類。另一個原因,就是海鮮很難點。因為海鮮的名字很多,而我們會的很少,想來想去只有fish、lobster(在希臘又吃不起lobster,不知道以前的英文課本教這個字幹嘛),所以一但是超過這兩個字範圍的,只好用比手畫腳。
因為之前在伊亞誤打誤撞點了一次章魚,(因為記得本來要點魷魚的)覺得還不錯吃,於是有一次到小西拉島,想跟秃頭老闆點烤章魚,實在不知道怎麼說,只好說:
「張—–玉,張—–玉」。
「hjkhkguopowskhrijskdksiksisjjfljdh…@#@$@%@#^&%$」一連串的希臘文後再搖搖頭,想也知道是聽不懂的意思。
「那…TACO, TACO」(這裡日本客人多嘛,試試看這樣能不能順利闖關)
「hjkhkguopowskhrijskdksiksisjjfljdh…@#@$@%@#^&%$」同樣的希臘文又搬出來。
那只有一邊比8隻手游泳的姿勢,「A lot of feet! A lot of feet!」
「OH! A lot of feet!」秃頭老闆總算聽懂了,露出微笑,很滿意地離開。
不一會,他就把菜端上來了。一共是四隻蝦子,差點要昏倒。既然上了,那就吃吧,只是水煮的,沒什麼調味,實在也不是特別美味。結帳時,才算真正昏到,一共大概折合台幣400元! 從此再也不點海鮮。這個寃大頭紀錄一直保持到今年才被日本的合台幣500多元的關東煮給刷新。
另外,記得在克里特島伊拉克理翁的時候,在港邊看到一個烤玉米的攤子。很想試試希臘的烤玉米。於是就決定去買一條吃吃。希臘的烤玉米不像我們用碳烤,是用瓦斯烤。等到烤好後,老闆包好玉米後交給我們時,順便給我們一根牙籤。我們當時很疑惑,牙籤做什麼用的?這麼小支又不能串起玉米來吃?
不過玉米一入口,就知道牙籤的功用,喔,希臘玉米真的是超黏牙的。真是夠了。難怪得附贈牙籤。
不過我們最滿意的應該算是希臘的水密桃。好吃又便宜。一個大水密桃,在傳統市場買,大概合台幣只要10到20元之間。我們幾乎是看到就買回來吃,很超過癮的,同時也懷疑怎麼之前都沒聽過旅遊書上提到呢?
最近看《夏子的酒》作者尾瀨 朗新作《實之華》。
http://www.spp.com.tw/asp/comic/bavin/index.asp?%A7@%AA%CC=%A7%C0%C3u%AE%D4
這本書的主角的工作,幾乎就是我剛入社會那三年在做的事。看著看著,書裡很多情節對我來說很熟悉也很親切。不過,這不是我這篇的重點。
女主角因為個人因素,向未婚夫提出退婚。其中有個故事情節是,他們同行去採訪一個受訪者,正巧受訪者和未婚夫鬧彆扭退婚了。
同行不知情的攝影師於是說:怎麼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隨隨便便決定結婚然後又說要退婚。到了結婚這個階段了還在兒戲,真搞不懂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無辜第三者的話,頓時讓兩個人很尷尬。
這情節讓我想到,最近,我有兩位論及婚嫁的朋友,也是正面臨訂婚後又退婚的尷尬。
第一位是婚前健檢都做,也準備一起買新房了,突然間男友告訴她個性不合要取消婚約。
第二位正好相反,是訂了婚之後,和男方家族開始密切接觸,才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嫁過去而提出取消婚約的要求。
這其中的因果及造成男女雙方之恩怨紛擾過程略過不提。我也不想評論對錯。畢竟是非恩怨真的很難論斷。
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其實戀愛交往都好幾年了,為什麼交往期間沒發現個性不合?為什麼沒發現家庭問題?
大家都是矇著眼交往的嗎?
非得要等到訂了婚,真的要結婚了,才警覺到交往不是遊戲?才開始認真檢視現實狀況?
然後才痛下決心,當「落跑新娘(郎)」。
話說回來,其實這個階段能檢視清楚,未嘗不是好事,雖然退婚問題很多,但總比結了婚以後才發現雙方不合而離婚來得好吧。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補充】當事人之一對本文讀後感:
應該這樣說,
交往時候刻意忽略的事,其實本以為自己可以接受的,但因為真的要結婚了,才把許多真相逼出來。腦袋也越來越清楚去正視這些問題。
這是剛剛發生的對話。
老公打電動,我說:起來好嗎?我要用電腦。
因為∼我∼要∼報∼稅!!
老公很快的說好。他通常很少這麼簡單讓出電腦。尤其是當他在打連線電動時。
我說:你不起來也沒關係,給你報好了。
老公說了一些阿諛奉承的話,簡言之,他的意思是,這麼重要的工作,當然要交給英明的老婆。
切∼我會不知道你想什麼?你只是討厭做這類的瑣碎事。
等我忙了一會兒,跟老公說:怎麼每年都是我在忙,你什麼都不做,不公平。除了虛無飄渺的讚美詞之外,你至少要做點貢獻吧。
老公說:那我要做什麼呢?
我想了一下:你可以貢獻你的信用卡號碼來繳稅^++++^
老公:…(無語)
Ya! 成功!
我訛詐他?哪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本來就是應該的嘛!
2000年9月19日(二 )
清晨五點半,在船身巨大的震動聲中再度驚醒。有了昨晚的經驗,知道是船要靠岸了。看看手錶,五個多小時,推測應該是雅典到了。趕忙起床收拾起隨身物品準備下船。
我們跟著人潮下船,也跟著人潮到巴士站。雖然十幾天前在雅典待過,不過我們是搭飛機到克里特島,因此雅典的這一邊,我們可沒來過。反正,跟著人多的地方走準沒錯。
(採買紀念品的好地方–布拉卡)
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藍星這班船是停在RAFINA港,而不是較多船停靠的Piraeus港。這意思是什麼呢?首先,就是我們手邊沒有這個港的資料,其次,就是這裡對外的交通工具很少。
我們在巴士站等了很久,由於站牌上幾乎什麼都沒寫,不知道第一班巴士幾點才會來,也不知道到底會停在雅典的哪裡。不過因為這是往雅典唯一的交通工具,就只好繼續等,反正先到市區再說了。
終於等到車來了,跳上車,在半打盹半清醒中度過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看著車子由荒涼到逐漸繁榮的地區,我們坐到終點站被趕下車。不過這裡好陌生喔,到底是哪裡呢?我們在小公園裡研究地圖,但是一點概念也沒有。
問了路人後,知道這裡是雅典偏北的地方,離我們之前熟悉的憲法廣場,還有好長一段距離。決定搭計程車過去,無奈攔了半天,還攔不到一輛願意載外國人的計程車。只能先搭公車到憲法廣場,再轉車到離開雅典前先預定好,位在布拉卡區的小旅館。
由於才八點多,老闆不讓我們check-in,不過很好心的讓我們寄放行李,於是我們就到布拉卡的街道中選一家商店吃早餐。讓自己更清醒一點,同時也等商店開門可以逛街。
今天可以說是shopping日,之前為了怕增加行李重量,我們幾乎都沒敢買太多紀念品。布拉卡真的是紀念品採購的天堂,海綿、香皂、杯子、香料、酒、咖啡壺真的一應俱全。
我們穿梭在一家一家的街道中,挑選適當的紀念品,準備帶回台灣孝敬親友,順便留點紀念品給自己。
就這樣過了一個愉快的shopping日。
2000年9月20日(三)
為了趕10點的飛機到羅馬,我們一早就起床盥洗,然後搭早班巴士到機場。
原本預留到機場一些時間想逛逛希臘機場,結果雅典機場實在太小了,一下子就逛完了。
進登機時間,由於登機證上沒有號碼,我們問了海關往羅馬的航班該往哪裡走,結果一不小心就進到候機室。
心裡奇怪,怎麼沒有通關手續就要搭機出境了?後來想想,希臘和義大利都使用申根簽證,我當初辦的是雅典進、羅馬出,因此也不需要出境了,像國內旅遊一樣吧。。歐洲真是方便。
登上飛機那一刻,突然覺得好捨不得喔,在希臘十幾天,已經愛上希臘的碧海藍天。
衷心希望能有機會再來希臘,享受愛琴海的陽光。
起程前往在歷史意義上,傳承接續希臘文化的羅馬去。
在nina家看到這一段話:我很喜歡寫網頁所帶給我尋找快樂的習慣。
好喜歡這段話。
是了。這也是我能持續做網頁的動力。
為了避免文章被斷章取義,我選擇放棄純情緒抒發的紀錄方式。
選擇記錄生活中美好、或有趣的事。
漸漸的,我發現我自己也挺能enjoy這樣的寫作方式。
因為我不斷的在找尋檢視生活中美好的部分,讓我越來越能享受珍惜自己的生活。
我的快樂,其實,就是簡單認真的過平凡人的生活。
**************
2000年9月18日(一)
怎麼也沒想到,我們的米克諾思行,最後一天竟然會以面對一場大罷工收尾。
這天早起,照例到港邊看鵜鵠吃早餐。近11點,到旅館辦好check out手續,準備搭11點40分的船回雅典。我們一直在港邊等到快12點半,仍遲遲沒看到船。
這時排隊的人群開始有騷動了。不斷有人跑到前面去問港務人員,然後我們聽到隔壁外國觀光客在討論,才知道有米諾安公司員工罷工,今天可能所有的船都停開。
哇!怎麼會這樣。
不過因為港口始終沒貼出停開告示,於是大家都不能確定,謠言在人群間口耳相傳,排隊的人就越來越焦慮。
最後我決定去問港務人員,得到的答案是他也不知道^^||
一旁的外國人開始吵架了,因為他趕著回雅典,今天下午的飛機回國去。暗自慶幸我們還預留兩天在雅典,不然趕不上時間真的只能目送飛機離去,流落希臘街頭。
然後,來了一艘船,是藍星(Blue Star),不是米諾安號,於是我們考慮去買別家船公司的船票。
先到一旁米諾安公司的代辦旅行社去,想確定罷工的情況。櫃臺人員說我們可以換3點45分的班次。我們問他那三點多的班次一定會來嗎?櫃臺人員聳聳肩說他也不確定。為了不想枯等一天,決定先退票拿了現金再說。
回到鎮上,問了幾家旅行社其他船公司的航班。得到的答案是很多班次目前已經客滿。唯一有空的是藍星的晚上10點的fast boat和11點45的normal boat。我們考慮了一下,決定11點45的normal boat,因為這樣到雅典剛好天亮。不然搭10點的快船,到雅典是半夜兩點,又沒旅館又沒交通工具,才真的是流落街頭。
買好船票後,帶著行李在港邊沙灘休息。除了穿著過於整齊,東西帶多了一點以外,其他的和一般遊客並無差異。
想開點,今天生活和前兩天也沒太大差異嘛!還不都是閒逛街頭,然後沙灘曬太陽?於是我們照常在沙灘看書、曬太陽,並悠閒的看著夕陽西下。
今天的夕陽在港口的這端看,和前兩天在小威尼司那端景致極不一樣。也少了很多人潮。
日落後已近七點半,選擇在港口一家餐廳吃飯,決定吃好一點,彌補今天的委屈。
幸好米克諾思是夜生活重鎮,讓這個夜晚的等待不會那麼漫長。我們吃到快11點才往港邊走去。
船照例遲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不過總算是到了。好怕又被放鴿子。
登船後發現人不多,我們輕鬆找了個空位準備就寢。一旁的人應該是故意搭夜船的,因為他們的裝備實在太齊全了。禦寒衣物、睡袋一應俱全。
啟航後,我們累得攤在椅子上,他們則是打撲克牌娛樂,雖然很吵,不過我們已經累得不介意了。
忽然被一陣劇烈震動吵醒,看看時間兩點半。看看窗外,原來是船靠岸了,廣播了一大段希臘話,不知所以然。不過看看時間,應該還不至於到雅典了,於是到頭繼續睡。
睡了一會兒,覺得坐著睡實在太累了,於是打開我們的沙灘墊,學一旁的外國人就席地睡覺。好克難喔。睡夢中,迷迷糊糊感覺又停靠了某個港口,有人上船了。就在旁邊穿梭走動。
實在太累了,顧不得形象,決定繼續睡。
這一晚,就在床艙中睡睡醒醒度過。
突然想到有個主題一直忘記說了。就是風車。
提到米克諾斯,很多人一定知道那個著名的地標—五座克拉基澤風車。
我們抵達米克諾斯那天下午,我們很興奮的衝到風車下看夕陽。真的美極了。
之後,我們每天在海邊,都會看著這五座風車屹立在港邊。
不過,第一次看到風車內部,其實是在去Delos那天早上。因為時間還早,於是我們那天早上就先騎著機車在附近山上逛,途經一座風車。當然規模遠比那五座風車小,不過因為門開著,我們好奇的下了車,溜進去看風車內部到底長什麼樣。
遠看風車這麼多天,第一次看到風車內部結構,覺得很有趣。這個風車是綁住的,所以也沒看到他轉動時的樣子。
不過這裡應該是私人產業,我們看到主人正在整理,對他笑一笑。幸好主人應該很習慣觀光客闖入,也沒趕我們走就是了。
2000年9月17日(日)
從Delos回來後,我們到暱稱小威尼斯的港邊看日落。
由於時間尚早,離當地晚餐時間還有一段距離,我們輕鬆的在港邊餐廳,找到面對夕陽和米克諾思著名的克拉基澤風車的好位置。
隨著夕陽逐漸落下,一旁聚集的人潮漸漸增加。慶幸我們來得早,不然就不能挑到這樣一個好位置了。
這一餐,我們點了啤酒,就這樣,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賞景、另外也玩著貓。
真的是浪漫極了^_^
附近來了一桌台灣團,不像前兩天,我們幾乎是島上僅有的東方面孔。
餐後,我們到附近商店街購買紀念品。米克諾斯的街道蜿蜒狹小,建築物又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簡直是座大迷宮。不過經過幾天的訓練,我們很能在巷弄間探索自得其樂。
過了悠閒的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