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不明是愛情最美好的階段」
這當然不是一句新的至理名言或新的體悟。
最接近一次聽到這句話,是昨天在youtube k著之前我有一集沒一集看著的偶像劇「花樣少年少女」時,劇中的校醫對著某個角色說的。
(wording不見得正確,不過意思大概是這樣)
再次聽到這句話,只能,會心一笑^_^
學生時代週遭淨是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當時無法體認這句話的意涵,總覺得愛情要坦承、要公開、最後當然要修成正果。
十幾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週遭朋友已婚生子,甚或離婚、或是不婚,也有無怨無悔當第三者的。
共同點有,生活重心已經從情情愛愛轉移到新的領域:工作、家庭、小孩…愛情不再是大家見面時必聊的話題。
另一個共同點是,對愛情的定義已經轉型。戀愛的進度加快、深度與熱度加倍。
像我們當年學生時代認識的那種戀情,可以緩慢的、溫吞的,可以耗三年五年緩慢前進的情況好像已不在存在。
熟男熟女的戀愛好像不時興曖昧不明,比較傾向單刀直入。
我想起我的一位多年未見面的朋友,一位典型的愛情落跑族。跟週遭同年齡朋友不一樣的地方,他喜歡的就是那種一開始曖昧不明的階段。跟他工作共事那個階段,最常聽到他「又」陷入戀愛中。不過一過了曖昧不明期,對方要進一步確認雙方的交往關係時,他就會開始躊躇,然後落跑退出。
他的眾多對象我只有一年後跟其中某一位在工作職場上又碰了面,簡單聊了幾句。對方只有說,他覺得自己當初好像被耍了一樣。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卻不知道為什麼。
我沒有回答。其實我問過我那位落跑朋友為什麼。他說的正是「曖昧不明是愛情最美好的階段」。他只要想到當真的成為男女朋友或是結婚,接下來只會開始看到雙方最糟的那一面,現實生活總是殘酷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當然沒有與他爭辯,只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和我的感情觀落差太大,就只能祝福他和他未來會遇上的伴侶。
回想,其實我肯定「曖昧不明是愛情最美好的階段」這句話。戀愛在那段期間總帶些微酸微甜。 只不過那應該只是人生眾多階段的一部分。該跨出去的時候終該跨出去的。
多年沒有那位朋友的消息了,不知道他是否已經走過這個關卡?還是停留在這個階段呢 ?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7-03-6, 9:51 上午
with
386 Views |
No Comments
上回把重裝備翻出來後,找了天去漢口街清洗機身。花了1000元大洋。
取回那天,邊跟老闆聊著天,說三、四年完全沒拿過FM2相機了,不確定還會不會用啊。
老闆說,玩相機像騎腳踏車,會騎腳踏車的人就算很久沒騎,只要一上車就會記起來怎麼騎,不會忘記的。
是嗎?其實我心裡還是有點存疑。
相機回家後繼續關在防潮箱中好幾週吧,某天覺得天氣超好,決定帶相機去曬太陽。
對焦,速度果然慢了不少。
拍了10來張之後,手感開始回來了。對焦的速度快多了,光圈、快門和景深表現的關係自然沒忘(如果連這個都忘了就真的要提頭去見攝影老師了),不過發現其他的都忘光光了。
天氣很好,天空很藍,測光到底要O、O+還是O—天空藍色才會更藍不會太白?
夕陽的剪影怎麼拍?
邊拍,心裡邊冒出不少???
慘了,回去要上網K一些攝影的資料了。
用慣了DC回頭再用SLR,發現兩者的攝影的習慣很不一樣:
構圖是其一。基於因為底片和沖洗要錢,總是瞧了很久,多瞧兩下才按下快門。其實這是優點,才不會總是拍了一堆垃圾^_^
拍照的數量是其二。基於底片和沖洗要錢,不像拍數位照總是那麼豪氣的以量取勝。
拍什麼是其三。還是基於底片和沖洗要錢,所以,我覺得拍小孩比較重要,拍那些路邊的花花草草做啥?(呃…我知道這個邏輯和很多專業攝影的人不太一樣,不過我不是那種熱愛攝影的人,我只是媽媽:p)
過年年假期間,連拍了幾天下來,會發現拍照時那種興奮的感覺和熱情逐漸回來。
年假收假那天,很急著特地去公館五色鳥沖洗照片。等待結果沖洗出來的那幾天,心情只能用又期待又怕受傷害來說明。
這就是底片機的特色。等待開獎的心情是使用DC時沒有的。
===============
其實自從知道這些老鏡頭可以和DSLR共用之後,老公一直想買DSLR。只不過我一直不肯鬆口同意。居高不下的價格考量當然是其一。
那天去五色鳥沖洗底片,看到一句標語:底片才是王道。
我知道有很多人開始重新將這視為真理。於是這兩年底片機才會再度大翻身。
思考了一下這句話,肯定部分。但我知道這不是我至今抗拒添購DSLR的原因。
其實,我真正抗拒的是功能的重複。如果添購了DRLR,那FM2不就又得進倉沈睡?
這幾次重新拿起FM2,學生時代那份技術不純熟、但是熱情十足的心情,在拍照的時候屢屢冒出。
拿著他拍照,好像又回學生時代。
於是,即便技術不純熟,即便長久以來第一卷底品沖洗沖來後,並沒有任何一張值得驚豔的作品出現。
我還是覺得:
拿著FM2才像真的拿了相機。
不是唱高調在宣示底片機勝過數位機,而是純粹基於個人情感因素。
只因為它是最初。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7-03-4, 7:13 下午
with
370 Views |
No Comments
我不是專業相機玩家也不是攝影寫手,一點也沒有寫測試報告的能力和意願。
只是輕巧的Sony t10借我小叔去度蜜月兩個多禮拜了,開始有點想念它。
加上這陣子以來不少朋友的詢問下講了太多T10的壞話,隱約覺得好像應該幫他平反一下:p
先說為什麼我對T10有點怨言。
1.色偏
消費型dc通常會標榜提供很多情境模式,不過懶人如我一開始會忘記調整設定,所以自然有色偏。
不過這個不是重點,我用過其他的機種(如c4040),其實一個p(自動模式)就好,不需要依照現場情境調整模式,直接就能依照當時情境自動調整。但是t10的自動模式色偏的很嚴重(我個人認為啦,那個色偏程度我有點無法忍受)。
當然已經有人告訴白平衡可以解決色偏的問題。問題T10的白平衡不能記憶,意思是一關機再開機就要重新白平衡一次。
問題來了,拍小孩哪有時間開機調白平衡再拍之類的,小孩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還是我沒找到正確的方式,知道的人提供一下吧,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
2.光圈不夠大,室內拍小孩很難清楚
這個也是跟我舊的DC c4040比較的結果,我也只有那台可以比了。
這個是非戰之罪,買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光圈只有f3.5,拿來跟c4040的f1.8比較,是有點不公平。
不過呢,實際上我在室內不開閃光燈拍小孩的習慣, t10拍小孩真的很模糊@@
追不到小孩啦…
3.在LCD螢幕清楚但在電腦上不清楚
這個我覺得是很大的問題。
T10 LCD螢幕很大,理論上拍好後看起來覺得夠清楚了應該就可以了,結果檔案抓到電腦上覺得根本沒有那麼清楚,很多時候根本是糊掉的。
壞話講完了,開始幫他平反一下。
1.最大優點當然是:輕巧。
如果不是他那麼輕巧,我就不可能每天帶在身邊帶來帶去,大大小小都可以拍來拍去。
2.錄影無上限
時間無上限(視記憶卡大小而定),之前c4040只有32秒,小孩一首歌唱不到一半就沒得錄了。
3.錄影效果佳
當然效果不能跟DV比啦,不過拍起來短片的畫質我覺得已經很清楚很不錯喔。
4.錄影檔案大眾化
還是誇他的錄影功能。
之前c4040拍出來的是.mov的檔案,剪接轉檔超麻煩。
T10的檔案格式是.mpg,xp內建的movie maker就可以直接剪接了。
看得出我有多滿意他的錄影功能吧,哈哈。這幾天開始想念T10,就是因為要幫小孩拍短片。
5.近拍
近拍可達1公分,翻拍文件超方便
6.開機按快門時間很快
對我來說這也是很重要的優點,c4040這個時間就有點久,有時候小孩都跑掉了。
差不多就這樣囉!
Posted in 《
雜論》 on 2007-03-1, 5:48 下午
with
381 Views |
No Comments
話說前幾天和老公一起看日劇「主播台女王」時,有一集的內容是,男主角的好野人父親涉及不法,企圖將刑責推給兒子讓兒子承擔。在女主角多番動之以情之後,男主角的父親願意出面認罪讓男主角無罪開釋。
看到這邊,老公說:戲就是戲,太理想化了。竟然會講兩句就出來投案。
是啊。看目前新聞正在上演的王老先生逃亡戲碼,不正是只顧著自己帶著鉅款逃跑,留下七八名親生子女和一干親友等著被司法處置的寫實案例嗎?!
不過我其實不是很能理解,我說:感覺好奇怪,其實只要一個人承擔下來或許可以保子女過好日子。為什麼不做?
老公說:他都80歲來日無多了還管那麼多?
我說:我覺得就是因為來日無多了才應該自己出面。趙駙馬的案子中,不就是由生病的老爸爸自願出來頂罪嗎?
當然這不是直得推崇的案例,不過這屬於我比較能理解的「親情」的層面。父母願意為子女犧牲奉獻之類的。
老公說:也許這就是他們家的問題吧,根本沒有所謂的親情,親子關係也很淡薄吧。
沉思了一會兒。我想我老公是對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情份」。說真的,豪門間的親情錯綜複雜的程度真的讓平凡百姓的我們完全無法理解。親情的建立,對我們來說很自然,也許對他們來說比賺錢還難?!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7-02-6, 12:28 下午
with
276 Views |
No Comments
上禮拜五下午趕流行,掛病號在家休息。
公務門號響起,擔心是公事,掙扎一下還是接起電話。是一個來拜訪過一次面的廠商業務打來的。
她說她是XXX想找我進一步談。我說:我在休假中。
<通常到這邊應該都會識相的掛電話吧?至少我個人不太打擾別人的休假的。>
她說:我們經理想找妳談一下?
我心想,我剛剛講的不夠清楚嗎?
我決定明說算了:我今天是請病假在家。
沒想到他竟然接著說:那我們可以打電話到你家嗎?
我心想你真的夠了喔。
我說:不太方便,我今天身體不適不適合談公事。
繼續追問:那妳禮拜一會進辦公室嗎?
我心想,我身體沒事當然會進去。不舒服就再請一天假,我哪知道我禮拜一會不會進去?
我還是客氣的回答:應該會吧。
電話掛完後我心裡想,這個人該說她推展業務積極還是白目呢。
沒多久接到簡訊,內容如下:
聽到你生病好心疼喔,要好好照顧自己及休息喔!希望星期一可以看到健康的小天使囉!
不確定是因為發燒中還是因為簡訊的內容,突然打了個冷顫<--完全不誇張,這真的是我當下的反應。
事後跟我老公聊這件事,我覺得問題不在這簡訊的內容,而在於交情。就見面一次,只純交換過公司基本營業項目的兩個人來說,發這樣的簡訊好像有點超過尺度。
如過這封簡訊來自同事或是很熟的朋友,那絕對是很溫馨貼心的簡訊內容,這樣講或許很傷人,不過我們的交情好像不到那個程度,至少我單方認為我們並沒有那樣的交情。
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比較得宜的答案,不過如果以這樣的交情遇上這樣的狀況,我來發這封簡訊的內容比較接近這樣:不知道您請病假很抱歉剛剛打擾您休息。待禮拜一您康復返回工作崗位後將再與您進一步聯繫。祝您早日康復。
想想我也許也不會發這封簡訊。我應該在電話講到對方正在休假時就掛上了,後面這一大段根本不會存在。
也許是我不識好歹不懂欣賞別人的積極熱誠。不過我個人以為熱情不見得越多越吃香,說真的有時候過多時會讓人更難以招架。
==================
PS
提到感流行的事,最近真的病毒滿天飛。這一波的感冒來勢洶洶,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嚴重的感冒了,禮拜五晚上燒到39.5度,又咳又流鼻水又燒燒退退、忽冷忽熱兩整天後,今天回診醫生說好得已經看不太到症狀了。真的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Posted in 《
工作》 on 2007-02-5, 10:31 下午
with
363 Views |
No Comments
對,沒錯,就是前一陣子因為駙馬爺事件而在大眾媒體聲名大噪的三井日本料理。
不,我沒有中樂透,我老公也不在每人平均年終獎金2750萬的鴻準上班。
會去三井消費是因為部門尾牙,本小單位有幸隸屬在總經理室,大老闆請客讓總經理室轄下各單位同事一起去三井聚餐。
包括我在內,我們行企處一共有四個同仁出動相機拍照。當然,每一道菜都得拍。
總經理和其他單位的高層主管不解的問為什麼要這樣拍。
你們不懂,市井小民如我們下回要來不知道是哪一天,當然要通通拍起來作紀念啊(劉姥姥進大觀園心態)。
呃…不過其實他們不懂的是blog生態,現在年輕人就算吃擔擔麵大概也是這樣一道道的拍吧。
不囉唆,照我進食的順序介紹吧。
前菜泡菜(sorry,拍得不清楚)

海鮮沙拉

山藥海膽

綜合生魚片

上面都是一人一盤,接下來這個是多人一起分享的
焗烤帝王蟹腳

火鍋當然也是多人一起分享的
安康魚味增火鍋-未煮火鍋料

安康魚味增火鍋-火鍋

安康魚味增火鍋–進我的碗中啦

接下來這些又是一人一盤
馬頭魚

貝類(到底是鮑魚還是九孔呢)佃煮(正確的寫法不知道,服務人員這樣講的)

接下來這兩道當然也是大家一起分享
朴葉牛肉燒

握壽司(鮪魚、野生鰻魚)

大家期待的甜點–抹茶冰淇淋(有兩個選擇,另一個是紫米粥)

Ending是熱抹茶一杯~
在三井吃多少錢?其實我從頭到尾都沒摸到菜單,因為服務生一開始就給總經理點,其他人根本沒拿到菜單的機會。
不過偷聽到結帳金額,平均一人含服務費2000多元吧。
因為總經理沒報公司統編,所以這頓算大老闆自費請客,真有誠意。
感謝總經理招待…雖然他不會看到這一篇紀錄。
================================
加映場
同事不敢吃某道菜,另外換的,不是我吃的,不過照片既然也拍了就放上來吧。
安康魚肝

Posted in 《
美食》 on 2007-01-19, 11:03 上午
with
317 Views |
No Comments
昨天上課時的小遊戲(上什麼課?新人回訓課程,我是來了七個半月的新人所以回鍋上課):
老王開雜貨店。有一天有個人拿了100元買了一包25元的煙。老王沒有零錢,他就拿著100元去隔壁換了10個10元的零錢回來。
他找了客人75元,客人拿著一包25元的煙和75元的零錢出去。
不就隔壁鄰居跑來,他跟老王說剛剛那張鈔票是假鈔,老王認賠只好給了鄰居一張真鈔把假鈔換回來。
請問:老王到底賠了多少錢?
…
…
…
…
…
不要偷看答案
…
…
…
…
…
講解答前,先說大部分的人的回答:
有5%的人回答這『不知道,這題目真無聊,我放棄』 。 這種人多屬於孔雀型。
有23%的人回答75元。這種人多屬於老虎型。
有38%的人回答125元。這種人多屬於貓頭應型。
有19%的人回答200元。這種人多屬於無尾熊型。
另有15%的人回答100元。這種人多屬於變色龍型。
各型的特色如下:
老虎型
|
掌控型
|
1. 果斷
2. 快節奏
3. 說話簡要
4. 沒耐心
|
孔雀型
|
人際型
|
1. 喜歡交際應酬
2. 洗新奇事務
3. 說話做事節奏快
|
無尾熊型
|
支持型
|
1. 樂於助人
2. 重人際和諧
3. 說話速度較慢
4. 有耐性
5. 喜團隊合作
|
貓頭應型
|
分析型
|
1. 精準細節
2. 謹慎小心
3. 決定嫚
4. 重事實根據
5. 說話速度慢
|
變色龍型
|
全方位型
|
|
正確答案喔…是100元,你答對了嗎?
PS 美國PDP人力資源診斷管理系統人格型態
Posted in 《
工作》 on 2007-01-18, 3:44 下午
with
367 Views |
No Comments
交友不慎被帆船點到名。哈哈。 我的包包裡面的東西,其實我覺得沒什麼特別耶。 這些是每天一定會在包包出現的:
1.公司識別證(陳小妹很喜歡拿我的識別證,才拿出來還沒拍照他的怪手就出現了)
2.口紅粉餅補妝用
3.零錢包
4.名片夾
5.家裡和車子的鑰匙
6.我是手機雙槍俠,GSM和phs手機各一支
7.當然沒有在照片裡,就是現在拿來拍照的sony t10隨身機囉。
至於不定期會出現在包包的有:
1.各種帳單。
2.隨身碟。
差不多就這樣。
報告完畢。
PS帆船我寫完了,很有效率吧^_^
Posted in 《
網站》 on 2007-01-17, 8:25 下午
with
296 Views |
No Comments
在中天某節目看到曾是亦師亦友的前主管,後來她出來創業後跟了她一起出去當了她的員工好一陣子。
她是以會診顧問的角色上節目。談的主題是中年創業與轉業。由她來談這個話題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只是中年轉業這個話題多年前我們好像也談過,就在她毅然決然出來創業那年的一個主題。
看了一小段的節目,我到書房翻出舊雜誌,找到了中年創業秘笈那一刊雜誌。封面上映入眼簾的大標是:年過35,當裁員的鞭子無情揮來,你準備好了嗎…中年創業秘笈。
35!心中一驚。沒想到當年對中年這個族群設定起點竟然是35,不多不少,那不正是我現在的年齡嗎?
真不想承認我竟然已經進入所謂的中年族群了。好殘酷的事實啊。
一邊回想當年的情況。為什麼會設定在35?我記得因為老闆當年創業時是36,自己正在這個關卡,對於這樣的議題和危機意識特別有感觸吧。也因此才會在這樣的關卡自己出來創業。
前兩天和同期的朋友見面,正巧聊到這個議題。
我們討論著當年和現在自己的心境,覺得我們倆自己雖然年齡都到了,但卻沒有認為自己也到達當年看她那樣的老成和成熟。
講白一點,對,我不接受自己已經進入中年,哈哈。
雖然我知道,我辦公室去年大學畢業的助理,已經比我小了一輪整整。
雖然我知道,我的兒子今年就要上小學。
不過我鴕鳥,我真的不願意接受自己屬於中年一族。
唉。
歲月催人老。
=====
剛剛翻了自己以前的文章,對於35歲為什麼會想轉業的原因,其中一段是這樣的:
柴門文,「東京愛情故事」作者,在其36歲那年,創作了「age,35」,他在書中有這樣幾段:「如果我現在是40歲,我可能會認命一點。但我現在是35歲,就算重新開始,也有無盡的可能。」「如果想要重新開始,35歲,是最後的機會」。
當年,自己才25、6歲,揣摩35歲的心境,自以為瞭解為什麼要中年創業的原因。當自己在35歲這一年,回頭看當年的內容,總覺得有點幼稚。
看著周遭朋友的各種情況,我知道中年創業很多不只是怕被裁員,能不能創業成功,也不是放不放得下身段那麼簡單的議題。
不過這個真的要寫,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寫得盡的。
只能說,當年自己不懂事啊…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7-01-13, 4:28 下午
with
316 Views |
No Comments
部門裡剛生完小孩回工作崗位的同事,前一陣子因為乳腺阻塞痛的哇哇大叫。
我和另一個退役的母奶媽媽同事,在一旁提供自己的經驗。
同事提供了高麗菜冰敷法和熱敷按摩法,我提了沖澡擠奶,均無法奏效。
最後我想到有一回實驗成功的方法,就是小孩的下顎比較有力,把小孩的下顎對著阻塞的那邊吸就對了。
隔天,同事很開心的說我的方法奏效了。
這幾天聽人事說公司及成立集乳室,大家聽到時歡欣鼓舞拍手。我是用不上也不打算用,不過聽到的時候真的一樣的開心,大家的爭取果然是能有結果的。
我發現最近餵母奶的風氣真的起來了,來這家公司後,發現公司很有多現役母奶媽媽,我總會在茶水間遇到正在消毒道具,順便跟他們聊聊鼓勵一下。
我和部門中一位也是餵到一歲,不過他是剛退役幾個月的母奶媽媽,我們倆個閒聊時談到自己好像母奶義工,看到現役的母奶媽媽都會忍不住聊兩句,別人有問題或狀況時會忍不住提供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我記得自己之前在餵母奶時,好像辦公室裡面希有的怪ㄎㄚ。現在能看到很多母奶媽媽的感覺真的很好。
而無意間能變成提供經驗的前輩,感覺真的很有意思。
我不是狂熱的母奶基本教義派,不過對於能有機會當當母奶義工,我是挺樂意也榮幸的^_^。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7-01-12, 7:40 下午
with
275 Views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