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mandy’sblog Category

35歲以前要做的事

(重貼,測試引用功能)

==== 在別人家看到的,不過我已經超過35歲囉!

所以這對我來說不是未來的計畫,而算是過去的一些事情的總檢討吧。

========

一、每年至少出國旅遊一次

忘記這是幾歲的時候下的決定了。

學生時代跟爸媽姊妹出國旅遊不算,因為那不是我自己賺的錢,地點也不是我自己能選擇。

我自己第一次花自己的錢出國是1997年3月跟三個朋友一起去義大利。

我是95年6月大學畢業開始工作,1997年3月在兩個工作的空檔和到現在還是很好朋友的朋友一起去一趟義大利10天。還記得是信用卡分六期付了旅費,不過當時是有定期存款只是捨不得解掉,才會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去玩。

1997年底去了馬爾地夫、1998年底去巴黎跨年到1999年初(度蜜月)、1999年11月京都大阪賞楓葉、2000年9月去希臘、2001年因懷孕生子暫停出國一年、2002年7月和老公帶週歲的兒子去香港、2003年和老公再帶兒子去東京、2004年因懷孕及剛生女兒所以暫停出國一次、2005年帶兩個小孩再去東京,2006年一家四口去峇里島,2007年一家四口去北海道。

其實算起來出國旅遊很花錢的,短短一兩個禮拜可以花掉一兩個月的薪水。不過這個願望是給自己的酬勞,因為每天辛苦的工作到底為了什麼?還不就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回饋長輩、養育子女、存退休金之外,總是要留一點給自己及時享樂之用,總不能老等年紀大了玩不動了才想出門旅遊吧。

二、30歲以前結婚生子

這個也忘記是幾歲下的決定了。我一直想著如果要結婚就要在30歲以前完成這些,不然乾脆不要結婚算了。

所以當年結婚,其實是我先提是不是確定要結婚?然後最後兩人經過討論後達成的共識

婚後也如願在30歲以前生了老大…不過當初只想生一個,老二是意外:p

有計畫當然也會有變化啦…

三、結交幾個知己,不因外在環境變遷而疏離

這是我很在意的事情,我也是很積極的聯繫這一小群人。

我們其實在大學期間感情就還算不錯,畢業後很怕因為距離而散掉的。我在剛畢業開始就很積極主動定期召開同學會聯繫這幾位同學

我們之間的同學會越來越有制度,大家會輪流當主辦人聯繫越來越忙的幾個同學們。目前我們這一小群同學一年大概至少會聚會6次左右吧。已經變成一個常態的聚會了。

之後因為網站的關係結識了一些好友,熟稔程度超過跟朝夕相處的同事,這個算是當初沒料到意外的收穫。

========

感覺起來我的願望不大,所以想完成的事情好像也不多。

我不是很物質取向的人,也沒有太大的事業心,所以對於賺多少錢、昇到多高的職位好像從來不是我規劃內的事項

某種程度來說,我應該是太好命了吧~ <–這是我朋友說的

偏頭痛–長庚複診

接續這個話題。

後來找了第二家醫院複診。跟醫生敘述前一家醫院看診的狀況,醫生要我再拍四張不同角度的X光片。
然後他又問了我有沒有覺得手麻?
我說我自己不覺得,不過電腦用久了手臂會酸痛。

等X光片結果出來。醫生說:我覺得沒有那麼嚴重。
醫生問:你現在幾歲?
我:35歲
醫生指著X光片上的某幾節頸椎說:這幾節的確有異常的XX增生(忘記名詞了,不過醫生補充那就是所謂的骨刺),超過這個年紀應該有的程度,不過因為自己不覺得手麻,表示沒有壓迫到神經,反正目前也只有頭痛的症狀,覺得不需要積極性治療,包括藥物和復健都不需要。
–>什麼叫反正只有頭痛,嗚嗚,頭痛很難過耶!
我問那跟我頭痛的關係?
醫生說因為這些增生,導致活動不是那麼俐落,容易讓肩頸部僵硬造成頭痛。

我問,沒有積極的治療,那頭痛怎麼辦?繼續跟他和平共存?
醫生說:多動動伸展一下不要一直窩在電腦前不動就好了。

======

結果沒有比較嚴重當然很開心,不過兩個醫生的講法怎麼差這麼多啦…

老公建議我再找第三個醫生問問,因為不是說症狀輕微的醫生才是好醫生,看病要找到原因,不是只能聽好話吧。

再來約第三個醫生問問看。

過生活,過日子

聚會時,朋友因為工作型態因為工作只到下午一點,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下班後在做什麼?
朋友一派悠閒的說:沒做什麼,就過生活啊。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固定去運動像是皮拉提斯之類的。
朋友講得很輕鬆寫意,羨煞在一大群人。

因為大家太熟了,我忍不住和旁邊其他的朋友開玩笑的說:聽到沒,人家在過生活,凡夫俗子如我們都只在過日子。

朋友不懂的問有什麼差別,我們說差別大了。過日子表示努力把一天過完,一天過一天一歨一歨達成自己設定的一些世俗化的目標,像是把小孩養大、把房貸付完…
過生活聽起來愜意多了。

這中間有一大半玩笑的成分,卻也是事實。

朋友不是家境富裕貴婦級的人(如果是就沒有什麼好寫的了,討論先天的落差就沒有什麼大大的意義)。我相信在場的每個人如果要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都有能力,只是願不願意,或說敢不敢而已。

我就是不敢的那種人。
我覺得自己被自己設定的太多世俗目標給綁著放不開,要養大兩個小孩、要負責兩邊四老的養老生活費、有房貸、要存自己的退休養老金、要平常生活享樂的費用….
我有太多潛在的恐懼:今天夠用明天是不是夠用?哪天突然因為身體狀況、因為景氣問題倒下去無法繼續工作之後情況又會是怎樣?要多少退休才足夠負擔未來退休後的生活?

沒辦法挑戰這些恐懼,所以,我選擇了過日子而不是過生活。當然我也沒那麼悲情,很努力在過日子中找一些樂子,年度國外度假,上班偷閒之類的。

我相信選擇過生活的人有他自己開心的一面,當然也會有恐懼的一面,像是另一個朋友說的,當60歲的時候,已經沒有這樣半天工時的工作可以做的時候,是否有足夠的儲蓄支應退休後的生活?這是他另外得想好的課題。

我沒有抱怨,只是陳述某種事實。
因為我覺得這是生活型態的選擇,一定有利弊兩端。就像當初我選擇當上班媽媽每天晚上把小孩帶回家,而放棄當全職媽媽和假日媽媽,朋友選擇兼職、選擇創業一樣,這些都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不論做了哪個選擇,都會有自己該面對的課題。既然做了選擇當然就要懂得認命。

其實過日子聽起來很糟但是也沒有那麼糟,至少我覺得生活挺充實有目標也挺好的。

<轉貼>[ 旁觀者效應】

<轉貼>[ 旁觀者效應】學會在危急時,有效尋找旁人協助
重點在最後面
要仔細看完喔!!!
===================================

最近常聽說有女性朋友在公車上遭到性騷擾,勇敢抵抗並大聲呼救,車上的人卻冷眼旁觀,沒人願意上前制伏性騷擾者。

先別急著對這社會感到失望 … 讓我告訴妳為什麼…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
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凌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識的男性殺人狂殺死。
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裡的住戶中,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形和反覆的呼救聲,但無人伸出援手,也沒有人及時打電話報警。

直至最後才有一名鄰居打電話給警察,警察在兩分鐘內抵達,但該名女子已氣絕身亡,歹徒也早已駕車逃逸。
事後,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異化與冷漠。
1968年美國紐約兩名心理學家, John Darley及Bibb Latane經過一系列研究,對這種冷漠的現象有了詮釋,他們稱它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旁觀者效應簡單的說就是:
人對於緊急事態的反應,在只有自己時,與在場有其他人時,有很大的不同。
當有其它他人在場時,個體會抑制利他 (協助他人)的行為。

有研究證明,當有他人需要幫助時,如果受試者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旁觀者,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會立刻前去幫助對方。

若受試者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另一個人也知情,則前去救援的比率就降至百分之六十二。

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受試者認為還有其它四名受試者也聽到時,會伸出援手的比率更降至百分之三十一。

他們認為之所以會有旁觀者效應出現, 主要是當旁觀者出現時,會導致利他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效果。
即個體不清楚到底誰應該採取行動。
幫助人的責任被擴散到每個旁觀者身上, 這樣每一個人都減少了幫助的責任,容易造成等待別人去幫助或互相推諉的情況。
此外也有人解釋為:在任何緊急事態中,為了作出反應,就必須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來, 去從事某種不尋常的、沒有預料到的、超出常規的行為。

在單個人時,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但由於其他人的在場,他會比較冷靜,觀察一下其他人的反應,以免舉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其實在台灣發生旁觀者效應的事件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是八掌溪事件了,圍觀的群眾上百名,案發時間也相當長,但最後國人眼睜睜在Live直播下,看到受困的四個人被滅頂。
另一個有名的例子是民國 91年台北縣板穚市發生的姦殺案。
一位年僅十二歲的未成年少女,被樓下的鄰居誘騙至屋內強行性侵害且勒殺而死。

當時有多位鄰居表示在案發當天下午二點多,有聽到多次女性大聲哭喊的救命聲,甚者還有人看到該少女在四樓的陽台呼救,但在沒有人伸出援手或報警下,最後未成年少女被鄰居姦殺。

我第一次發現旁觀者效應是在我專科一年級的時候,(雖然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名詞 ..)
有一次我騎機車在路上,碰巧前面有機車發生擦撞。

有一老年人連車帶人跌倒在地,他倒在地上,手轉緊油門手把,車子不斷空轉,引擎聲逐漸震耳欲聾..
當時包括我在內,共四人踩煞車閃避,並停在旁邊看, 恐怖的引擎聲愈來愈大,但我腦袋呈現一片空白。

直到又來一輛機車,兩個18,19歲的少年仔看到,操著台語大斥:「恁是看假的哦?」
然後後座那人便趕緊下車,將老人的手移開油門轉把,並將車牽起來。

那個景象對我的衝擊很大,當時我感到沮喪且反思不解,為什麼沒能立刻反應下車幫忙…
但從此之後,只要在路上看到有人跌倒在地,我總是第一個停下車將人扶起,或許是因為有經驗了 ..
而我還發現,每當我停車下來幫忙時,便會逐漸聚來更多旁觀者的協助..

所以我的結論是,了解了旁觀效應後,我們便可以逆向操作以獲得他人的救援。

也就是說當你在呼救時,千萬別只是大聲嚷嚷, 妳應該趕緊找到週圍最具正義感的對象,(17-25歲的年輕男子最佳,因為血氣方剛,所以不會顧慮太多,往往有求必應)
直接看著他請求他幫忙,這樣所有救援的責任便會落在他一人身上了,(因為大家都會看他是否行動)
只要他一行動,便會刺激其它人一同協助。
這樣受到救援的機率就高的多。

偏頭痛–複診

接續上回的話題。這幾天接到不少來自各位的關心,先感謝各位。
因為上回醫生幫我預掛的號碼很後面,看起來沒有8點半以前是不會輪到我的。昨天晚上下班在辦公室待到八點才去醫院複診。在辦公室等待的期間開始貼舊站的文章,貼了四、五十篇上傳了一堆照片,貼到快要鐵手…好像廢話太多離題了:p
**********

不知如何談起,就從昨天看診情形開始敘述吧。
醫生看了照出來的X光片說:你之前有大力撞擊過頭部吧?有沒有腦震盪過?
我:我自己有意識的好像沒有。
醫:那有沒有緊急煞車?頭猛然往前又往後之類的。
我猶豫了一下,這我就不是很確定。

我忍不住插嘴問:主要問題是什麼?(不是我心急,不過醫生您講話的口氣讓人覺得病得很嚴重,但是您講了很久卻又沒切入關鍵點啊~可不可以先說重點再從頭追溯原因啊)

醫:你的頸椎。脖子最後一節和身體接著的第一節處有很嚴重的傷害。
我:有可能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的嗎?
醫:不太可能。這種程度的傷應該是大力的外力造成的傷害。

醫生又重複詢問了一次有沒有頭部外傷過的事。討論了一些可能的情況。

之後開始交代一堆事情。
醫:接下來我提到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非常注意和記住。
1.一些可舒緩肩膀緊張的肩頸運動,像是頭左右360度轉一圈那種運動,雖然感覺很緩和但千萬禁止。我想你應該很喜歡這樣的動作。這類的病人都特喜歡這樣做,因為覺得會比較舒服。但是你的頸椎有傷,會加重傷害。
2.嚴禁去國術館讓人抓肩頸,尤其脖子喀拉喀拉的那個動作。一樣的道理,因為你脖子不舒服這樣的動作會比較舒服,但是其實是加深傷害。
3.嚴禁拿重物。尤其是彎腰拿起,必要時也要蹲下來拿起再站起來。

然後醫生說我的睡眠狀況一定不好。因為頸傷不好睡且容易越睡越累,越累就越容易頭痛。
我:能治療嗎?
醫:可以。你現在的程度還可以治療且還不到需要開刀的程度。先注意我剛剛提的那些都要遵守,這樣至少不會惡化,然後我會開一些治療的藥物給你。
=============

之後我提了一些狀況:
我一直以為是遺傳,因為我媽媽、姐姐、妹妹都會頭痛。
我一直以為是遺傳加上飲食造成,因為我爸就是很瘦膽固醇高的體質,我自己也是有膽固醇略為偏高的情況。
我一直以為是生理期赫爾蒙不平衡的問題,因為生理期前後比較容易頭痛。
我一直以為是姿勢不良造成,手麻肩膀痛是因為長期使用滑鼠造成。

醫生說,偏頭痛的原因很多,十個都會人有八個都有。講起偏頭痛每個人都可以告訴你一籮筐對抗的經驗,包括諸多每個人覺得自己有效的偏方、中藥和民俗療法,哪種健康食品有效、哪家國術館的師父很高招…
其實這些個案都有可能是有效的,但是每個人偏頭痛的狀況不一樣,沒經過檢查前,並不適合就直接採用別人的意見。自己會頭痛的人也不要隨便給別人建議。

醫生說很多個案都是像我這樣自己以為是什麼原因而沒有檢查自己吃止痛藥,他有個案結果是腦中長腫瘤,因為自己以為的原因錯過治療期。

聽了醫生說的我有點心虛和汗顏,因為我之前就是那種認為自己去某一家國術館按過覺得症狀有改善還推薦別人去的那種。我也跟別人推薦過刮痧之類的民俗療法。自己覺得好像比較舒服,沒想到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頸部有傷,這些行為反倒是加重傷害程度,差點錯過一些治療的黃金期。

===========

回家後找之前打電話給好友。當前篇blog出來後,他說我和他一開始的症狀很像,她之前也有類似的狀況但是沒有注意一些警訊,結果某天起床有半身麻痺以為自己癱瘓的情形才嚇到快點到醫院檢查,結果是頸椎有傷。
朋友當天電話中問我醫生照X光有沒有照頸部,我說有。他當初說希望不要派上用場,不過如果檢查結果出來有狀況的話她可以提供我一些就醫的經驗。
答案揭曉後我第一個打電話給她,因為真的太巧了,跟她一樣都是頸椎有傷。
他解釋了一些之前自己就醫的狀況和後續保養的過程。然後推薦一位長庚和一位國泰的神經外科醫生,建議我先去書田duplicate X光片,帶去給其他醫生聽看看不同的意見,也許還要安排斷層掃描,等結果都出來後再做治療計畫。

這次的情況的心得:
1.雖然聽起來的結果比我想像中的不好,不過還不算太晚。該慶幸當天老公臨時決定帶我過來檢查,讓我能在狀況還沒有很嚴重前可以開始保養使情況不惡化,並有機會開始相關治療。

2.太多的理所當然和「以為」真的容易誤事。尤其像偏頭痛這種太普遍的文明病真的原因是可大可小。

結論是:提醒各位如果有異常徹底檢查一下吧,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只是….而忽略了一些徵兆。

PS我沒有很緊張或擔心喔,因為我個人覺得查得到原因的比查不到的好多了。而且醫生說狀況沒有嚴重到不能治療只能空等那種。
後續我會找其他醫生做進一步的確認和追蹤。

彼得定律

上禮拜跟以前同事聊著一些彼此公司狀況跟一路以來看到很多工作上的問題。
今天在車上跟老公討論著,為什麼豬頭老闆到處都是。為什麼這麼多能力不足的人能爬上他現在的位置?他們是靠什麼才能得到目前的位置?難不成都是八字夠重才能做到現在的位置?

老公說,管理學上有一個彼得定律。組織中職務的晉升會有超乎能力能勝任傾向。
簡單說,很多人都不能勝任目前的工作。所以如果能力過超過這個工作就會繼續升上去不會停在目前的位置上。他在之前的位置能力可能沒有問題所以會被promote到目前的位置,不過這個新的位置對他來說就不見得可以勝任。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也可以解釋很多現況和我長久以來的疑惑。

回家後找了一些彼得定律的資料: 彼得定律美國教育學者羅倫斯.彼得於1968年發表︰ In a hierarchy every employee tends to rise to his level of incompetence.(在一個組織體系裡,所有成員都有晉升至超乎其能勝任職務的傾向)

更多有關彼得定律

偏頭痛

偏頭痛是我的老症頭,我從自己都不可考年代開始就開始頭痛了。
不一定左邊或右邊痛,不過一定是偏一邊痛。以前很難抓到何時會痛。不過年紀越大可以抓到一些規則:太累、壓力大、生理期前後。
開始痛之前肩膀會逐漸肌肉僵硬很緊,有這個徵兆就知道要想辦法快點解除,不然接下來一定就開始劇烈疼痛。
解除疼痛的方法,年輕時候可以睡一覺醒來就好,之後好像不行,沒解除症狀就睡會越睡越痛。
高中時候就開始吃止痛藥解決。上大學之後室友教我刮痧和按摩,我減少吃止痛藥的次數,不過真的痛起來連刮痧都失效的時候,就只能吃止痛藥。

症狀敘述完畢。
重點是昨天傍晚開始頭痛,因為開會不能請假回家去,等到會議結束已經六點半了。我已經痛到臉色發白,我同事有人自願幫我刮痧,有人提供止痛藥。不過止痛藥剛吃下去一時半刻也沒辦法發揮藥效。沒把握自己回得了家,CALL老公開車來接我下班。
下班路線途經書田,老公說要不要去掛號看神經內科?
之前聽說過頭痛要掛神經內科,不過聽說要在痛的時候去檢查。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當痛起來的時候根本沒力氣出門掛號看診吧,所以一直都沒去。

神經內科好像不是每天都有夜間門診,所以人超多,等到我排到看診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半多。
先跟醫生敘述我的情況。
醫生要我把手掌翻過來向上。他看了一下說,你的問題可能不是那麼簡單ㄟ。
啊?!我心理一愣。
醫生說:你經常手會麻吧。
我想了一下,會酸但是好像不到會麻的程度。

看我好像有點疑惑,醫生要我把袖子捲起來,他看了一下說:很嚴重喔,你手的功能已經有點狀況了,而且右手比左手嚴重。你自己都沒有感覺嗎?

我說:我一直會酸啊,不過我以為是滑鼠手。滑鼠用太多了造成的。
醫生說他覺得那跟頭痛肩膀痛可能有關係。

然後他做了一個測試,要我把手臂彎曲起來,他來用力扳開,但我要努力不讓他扳平。
結果左手可以撐得住,右手不行一下子就被扳平。
然後測試手指併攏他來扳開,還是左手不行右手可輕易打開。

醫生說:你以前有撞到過頭嗎?
我說印象中好像沒有。
醫生說:你手的功能已經有問題了,自己都沒有感覺?你右手已經沒有力氣可以反抗。我覺得應該有狀況,來做進一步檢查。

然後醫生安排我去照兩張X光片。這次開了肌肉鬆弛劑和抗發炎、週邊神經治療劑給我這幾天使用。約下禮拜一回診。

被醫生講得心裡真的有點揣揣不安…結果等回診再說吧。<
不過呢其實覺得醫生會不會故意講得比較嚴重來嚇人…醫生好像都喜歡這樣把最壞的狀況講在前面

覺得真的自己是金玉其外…年紀輕輕,又是炫暈又是偏頭痛的,症狀竟然這麼多@@

王子麵

同事給的小包麵。
猛一看還真的以為是王子麵,哈哈。
結果是仿冒品–小公子麵:p
順便放一包正版的小王子麵一起拍。

小時候好愛吃王子麵ㄟ。
我還記得以前一包4元,下課會到福利社去買。

媽媽擔心我們只吃泡麵不健康,有一陣子爸爸買了一整箱王子麵回家,媽媽煮了一大鍋魯牛肉在冰箱。
要吃泡麵可以吃個過癮,不過要加蛋、牛肉和青菜喔。

後來王子麵好像消失了好一陣子,一直到幾年前又開始在便利商店和大賣場可以買到,除了小時候的原味,還多了咖哩等眾多口味,不過我還是偏好原味。

王子麵真的充滿了童年的記憶啊。

玩效果-T10

這裡長草很久了…因為想寫的太嚴肅到不知道怎麼著手寫,腦筋一片空白:p

======

有人問到T10,把昨天拍的照片拿出來玩玩。

這是設定在P然後wb設定在陰天的模式,因為昨天天氣是不太好。不過設定正確拍出來的顏色我還是不太喜歡,和現場的感覺差很多。
這台相機天氣好的時候顏色還不錯,不過光線不夠的話顏色都怪怪的。

後來將錯就錯,故意將設定從陰天改為螢光燈(燈管),因為我知道這樣會偏藍。

這是回家後用photoshop調顏色。我photoshop功力很差,只會用自動調整功能。

這個是使用自動色階後的結果

這是使用自動對比後的結果(對比拉大顏色會更藍)

老公看了說,有了Photoshop好像數位相機的功能不是那麼重要了QQ

==========

這篇好像沒有回答到芬妮的問題~上線後有問題私下聯絡

好吃的巧克力&最近在做什麼

昨天吃到好吃的東西忍不住跟大家分享~

這只能算半工商服務,因為這篇只有產品,沒有定價,也還沒有包裝。還不能算工商服務。

這是前兩天和朋友聚會時朋友送我們吃的。這是他新開發的口味。
純手工巧克力喔,真的超好吃的,濃濃的芝麻和巧克力香味,不會太甜。
真的好好吃啊~

他之前賣的抹茶口味的巧克力也超好吃,之前買了幾包到辦公室分我同事吃,好評不斷。

其實我很佩服這個朋友,做手工巧克力是他的興趣和兼差,他的專職是PM和很棒的美術設計喔。

真的是才華洋溢的一個女生。

==========
一直在想要不要順便交代一下最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會兩邊網站都呈現荒廢許久的狀態。
客人大概都跑光光了:p

不是因為工作太忙,工作當然忙,不過好像已經忙到一定程度了,沒有特別忙。是因為上youtube 狂k漏掉的偶像劇「花樣少年少女」。終於給他從頭看完了。還好才15集。
因為只能運用下班後到接小孩前的吃飯時間邊吃邊看,所以進度真的超慢。
我真的沒有特別迷戀這一部,荒廢網站的原因只是因為那段時間通常也是我更新網站的時間,拿來看電視的話當然就沒時間寫東西了…
會集中在最近看的原因是,我通常一部戲完結篇出來後才會開始看,我討厭一集一集慢慢看的連續劇。
因為我超怕看到那種會拖戲的,劇情隨收視率改變的那種,所以一定要確定有結局了我才要開始看。

結局有點爛,不過也更怕拍續集,因為照慣例續集通常會爛到不行。

廢話完了。
重點是遭到報應了。
家裡的硬碟昨天掛掉了完全無法開機,
放了一堆還沒更新的照片和memo不知道挖不挖得出來
嗚嗚QQ

頁次: Prev 1 2 3 ... 38 39 40 41 42 ... 84 85 8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