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mandy’sblog Category

情人果

上上禮拜自己醃情人果。
之所以會有這些情人果,不是起因我賢慧,完全是個美麗的錯誤。

就在上上禮拜某一天下班,騎車經過黃昏市場,想起家裡水果幾乎告罄,就努力把機車騎進人潮擁擠的黃昏市場去。
在擁擠的人潮中經過一水果攤看到了最愛的土芒果,聽老闆大喊說兩大堆只要50元。因為家裡附近水果攤的土芒果一斤要25元,我遠遠的一瞄看這兩大堆絕對不止兩斤的份量,看都沒看,就要老闆幫我打包付錢了。

回家後才覺得不對,芒果又生又硬,一開始想說不知道要等上幾天才會熟。等了兩三天芒果一點也沒有要熟的跡象,才知道這麼生就採下來的芒果等再久都不會熟了。

那這一大堆芒果該怎麼辦啊?想想,只能做成情人果了。

我和老公都沒做過情人果,於是上網查查別人的做法。
各家的方法都不太一樣,不過共通幾點是:
削皮、切條、泡鹽水去酸澀、加糖。
看起來很簡單,不過真正做起來才發現原來處處是學問。
比方說,怎麼切成條狀就是第一個學問。
第一次的成果:沒入味。
第二次的成果:太酸。
第三次終於比較像樣了點。
就這樣吃了一個禮拜的情人果。還好酸酸甜甜的不會膩。
當假日到大賣場去,看到賣場中一小撮情人果要30、50元,頓時覺得安慰,自己那三大罐的情人果只花了50元,想想,還真的夠本了呢。

工作的順序

剛換了新工作。一報到就開始由公司教育訓練部門上新生訓練的課程。
在冗長的跨部門通識課程中,有個講師課堂中提出的議題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就是工作的順序。
他說,工作總是很多的,哪些該先做?
他將工作以兩個標準區分,重要度和緊急度。


想當然,最優先的是A區緊急又重要的工作,最後做的是D區既不緊急又不重要的工作。
問題來了:B和C哪一個工作比較重要?


同學們陷入沈思。表決時,B和C的支持者各有。

我自己一開始傾向於B重要但是不緊急的。我個人對於「重要度」比較看重。


講師的解答是,先做C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因為很緊急的事,如果一直不處理,即使一開始不重要,但是一再出現,他的重要度就會一直提升。不過這類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通常都很瑣碎,佔掉很多工作時間,做起來也沒有太多工作成就,所以只要簡單處理就好,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

至於B重要但是不緊急的,因為事情很大,通常都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但是完成後有一定的成績,比較可以做為個人的工作成果表現。但是因為太不緊急了,通常都會被緊急的工作排擠掉,一疏忽,總是在快要接近deadline時才會警覺怎麼還沒做好,匆匆忙忙動手,結果也沒做好。所以對於這類的工作,應該訂好分段完成的時程表,定期檢視進度。


*******************

猛然間,我知道為什麼自己前一份工作會這麼覺得沮喪了。
部門同事很好(其他部門就不提了),老闆很好,但是就是做的很不起勁。
因為做的都是緊急但覺得不太重要的工作。
每天工作趕趕趕,但是工作方針總是因為各項原因理由修正修正再修正,沒有一個長期規劃。覺得做了很多的事,但是說不出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功績,只有一堆很瑣碎的事。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說實話,這並不是新的感觸,
不過連著幾天看台版羅倫佐張氏兄弟事件的新聞,這個想法再度跳出來。

張家因為透過媒體報導,才能短短的幾天內籌到了七千萬醫療經費。這大概是一般為醫藥費所苦的廣大病友家庭所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我不是說他們不值得那筆錢,不過為張羅醫療費在困苦生活中打轉的人比比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募到這麼多錢。)

如今同樣透過媒體,本希望向健保局施壓索油,沒料到竟然引起公憤,被打成為和詐騙集團無異的落水狗。
後來還被逼著開記者會澄清一些事。
不過開不開記者會差異不大了,因為形象已經破壞殆盡。從原先可憐的稀有病友家庭,演變為貪婪的詐騙集團。

真的是「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我想張家並不是這句話的唯一代言人,過往,有數不盡多少藝人明星政客,因善於運用媒體而竄紅,成為一姐一哥名模名嘴,但是在被記者寫了一篇又一篇的負面新聞後,快速殞落。
我想,所有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對媒體態度都是又愛又怕。一方面希望透過媒體高曝光塑造型像,又怕媒體緊追不捨,被逮到小辮子。這事難兩全啊。

以往的時代,媒體只有三台,要安撫打點三台很容易。媒體解禁後事情變複雜了,立場迥異的媒體各立山頭,公眾人物要打點好不同媒體,才不會因為得罪部分媒體而出現部分負面新聞。不過當網路盛行後,事情變得無法收拾,因為人人都可以是媒體,都可以是輿論的一部份,甚至可能反過來影響傳統媒體成為主流言論。

我想,公眾人物,真的越來越難當了。

附註:
本文重點不在討論台版羅倫佐張氏兄弟。我向來喜歡另闢戰場。
有關台版羅倫佐張氏兄弟的事件,請自行參閱各媒體。

另張家索油事件已有許多人討論過,各有獨到見解。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者,請轉台至【醫學前線肥皂箱】並從該站連到各站相關討論。<--markov,先斬後奏借連一下你的網站囉。感恩。

婆媳問題之婆婆也難為

無聊在網站討論區閒逛時,看了幾篇坐月子的討論。發現一群滿腹委屈的媳婦對坐月子的抱怨。
是的,我完全可以理解,雖然每個人的理由都不一樣,不過大家一定都有滿腹怨言,因為坐月子真的是比生小孩還可怕的事。

不過大家各異的理由,卻讓我頓時覺得除了媳婦難為,其實婆婆也難為。怎麼說呢?
狀況一:抱怨在婆家坐月子,婆家照顧不週很委屈的。
狀況二:抱怨回娘家坐月子,婆家不聞不問很生氣的。

狀況三:抱怨在婆家坐月子,娘家沒有拿錢來,被婆家說話。很不爽小孩既然姓父姓,幹嘛要娘家拿錢來?
狀況四:抱怨在娘家坐月子,婆家拿錢給娘家。很不爽說是把娘家當外人,好像婆家拿錢請傭人似的。

狀況五:抱怨想去坐月子中心,但婆家不放心而不放人去坐月子中心的。
狀況六:抱怨婆家給了錢要媳婦去坐月子中心,而不幫忙坐月子的。
狀況七:抱怨婆家不幫忙坐月子,小夫妻自費卻又被嫌去坐月子中心太花錢。

(註:我自己生老大時,屬於狀況五,坐月子期間悶到不行。生妹妹時去坐月子中心,覺得皆大歡喜真愉快:p)

想想,如果我當婆婆了,我該怎麼做才不會被媳婦抱怨呢?
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即使我能有同理心,以我自己期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媳婦,媳婦不見得覺得那是好方法。

所以說,討論區固然都是媳婦的滿滿的苦水(可能婆婆都不會上網吧),但是細想,婆婆也難為吧。

劈腿族

睡前,哥哥對我說:把妹妹放下。放在那邊。
我問為什麼?哥哥說:我要睡在媽媽旁邊讓媽媽抱抱。
猶豫了一下,因為妹妹已經快要睡著了,只要再五分鐘。這個時候離手,等會兒得花上好一會兒重來。
不過哥哥看起來也像快睡著了,如果鬧起來也很難再哄他睡著。

輕輕把妹妹放在另一邊的位置。
哥哥很快的卡位進妹妹剛剛的位置。很滿意的靠著我。
抱著哥哥,輕輕的摸摸他的背,跟他說故事。
我其實很喜歡抱著哥哥說故事、跟他聊天的感覺。不過一旁的妹妹咿咿嗚嗚的發出小小的抗議聲,我的一顆心還是掛在妹妹身上。
看哥哥幾乎已經睡著了,趕快翻身抱抱妹妹,拍拍妹妹哄睡。妹妹很滿意的安靜下來了,不過換成還沒有熟睡的哥哥發出抗議聲。

媽媽難為,抱這個那個吃醋,抱那個這個抗議。

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劈腿族喔,夾在兩個有獨佔欲的戀人中間,左右為難。

莫名其妙的新聞處理

這幾天看到這些新聞真的覺得莫名其妙:

<之一>

白狼張安樂表示,台灣只有統一,才能免除武力威脅的困擾走向和平。

–>什麼時候黑道變成輿論代表了。

就算是支持統一的人,也不會覺得和黑道有共通點有什麼好的?

不太瞭解記者處理這則新聞是代表:

1.連黑道都支持統一?

2.支持統一的是黑道?

3.其他…

要訪問黑道做成新聞,為什麼不訪問我家鄰居算了…

<之二>

熊天平婚禮

這一則新聞大概是昨天各媒體的都大肆報導。

記者們圍繞著幾個點發揮:

1.楊洋比陶子美?

2.熊天平發胖了20公斤

我覺得記者的問題真的超無聊的,設了很多陷阱給兩邊回答。

人家情人眼裡出西施,當然得回答現在的比較美

記者拿這個答案來做文章,然後去反問另一邊說XXX說她比妳美妳做何感想

期待受訪者有挑釁的回答嗎(如:陶說:看他暴肥了20公斤,幸好我沒有嫁給他之類的嗎?)

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性別失衡

這兩天看到這幾則新聞。放在一起看起來挺有意思的。

111 台灣男女嬰比 全球第一
曠男多於怨女 兩成台灣郎娶不到台灣老婆
台北新移民 5對新人 1外籍新娘

我想幾件事是相關的。造成的原因和未來潛在的影響絕對會影響台灣下一世代的結構和價值觀。

不過暫時還沒什麼自己的想法,先貼在這裡。

借錢的理由

昨天看到這篇新聞:辦現金卡須薪資財力證明
雖然我向來超痛恨銀行過份積極推動現金卡業務,不過今天不想批評現金卡這個制度,只是突然想起幾則現金卡的廣告。

印象中最早的現金卡廣告,應該就是最有名那個歡樂跳舞借錢的廣告。前前後後好幾個版本,不過差別不大。沒什麼重點,沒有借錢的理由,只有一群人快樂的一直跳舞。隱含的意思應該是借錢來享樂吧。這是我一直不喜歡這家銀行的原因,借錢的理由是單純來享樂,還不斷強調「借錢、免利」(騙人的啦,銀行才不會做無本生意,哪有免利這件事…)。

再來有印象的現金卡廣告,是一個棒球教練帶一群小朋友到餐廳吃飯,突然發現沒錢,然後衝去辦現金卡借錢。
對於這樣借錢的理由其實我沒有太大意見,只是直覺這個廣告超不合理,為什麼不刷卡算了。

接下來是走名人實證路線的「借錢是高尚行為」。我個人以為借錢雖然不丟人(如果理由正當的話),但是也高尚不到哪裡去。

前一陣子有一個廣告是爸爸看到日本溫泉美景很心動,但是沒錢去。女兒鼓勵爸爸去。接下來是接現金卡的說明,廣告中沒有明說是要爸爸去借還是女兒去借錢送老爸去玩。
看到廣告我的直覺是,如果是要退休的老爸爸去借錢出國玩就太誇張了,退休了還要老爸爸負債去玩,也太不負責任了。
如果是要兒女借錢給老爸媽去玩,雖說孝順,但是也不切實際。至少我知道我的父母如果知道我們給他們去玩的錢是跟銀行借的,他們絕對不會肯收下錢去玩,去玩又不是生活必須,哪有讓子女負債自己去玩的道理。孝順應該是量力而為,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

真正會讓我覺得合理有說服力的,是最近幾支「投資型」的廣告。像是:去留學、創業等等(不包括同系列還有借錢實踐夢想:如買重型機車、組band。那兩個我也挺不以為然的)
我覺得借錢在這方面上會是比較能說服自己和別人的。因為錢借來了是有目標,有計畫的。
不過回歸現實面,現金卡的利率這麼高,即便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借錢,也不是很適合的方法,因為現金卡的高利率只適合救急,和留學開業需要一段時間的才能「回本」有點不太一樣。
我一直在想,真的為了留學去借現金卡的,回國還債還到哭啊?

借錢不可恥,誰不借錢啊,我家一欠還三十年的耶(房貸)。不過借錢的理由如果名不正言不順,也不懂量力而為,只會讓自己背負債務更加辛苦。

Mister Donut

昨天第一次吃到mister donut的甜甜圈。
當然不是我去排隊,是我老闆去買的。他昨天下午外出帶了一盒回來,分一些犒賞部門同事。
好吧,決定原諒他讓我們連著幾天加班到晚上十點才到家。


感謝Amy提供照片,我沒有隨身帶相機的習慣,想想應該買台照相手機。
圖片說明:
1,2,3外盒和所有內容物
4.無緣吃到的招牌甜甜圈(忘了叫什麼名字來著…),不過Amy講了一個有關日本這個甜甜圈的獅子鬃毛廣告,倒是挺有趣的。
5.這四種口味是我有吃到的。我們部門四個人分著吃。
6.感謝同事分一個給我帶回家孝敬兒子。小餅吃的就這個口味的。

小餅很可愛喔,一邊吃一邊說:媽媽,這個甜甜的。
我說:對啊,好不好吃。
小餅:還不錯啦。
哈哈!
他很慷慨的分爸爸吃了一兩口喔。

至於好不好吃呢?
的確很好吃,不過不夠好吃到讓我願意去排一兩個小時買就是了。
如果有人排隊我是很樂意負責吃的。

高齡化社會的問題

今天,在網站上看到時報週刊這樣一篇不是新聞的深度報導,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談的是失智症(俗稱老年癡呆症)老人的問題。
目前台灣粗估有約十萬人的失智症患者。每年以增加一萬人的速度成長,到民國一百年時,台灣就會增加十五萬名失智老人。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加上少子化,社會結構趨向高齡化,老人照顧會成為潛在的危機。

雖然不是很願意想這件事,但是卻不得不想。
我曾想過,自己存好退休金,未來不需要子女的錢過活。但是一些嚴酷的事實卻考驗著我的想法,讓我從新思考一些事,
就是即便退休金自己存好了,但是有一天一定會需要別人的照顧,不管屆時是失智(腦筋)或失能(行動上),都需要別人協助。

不管到時候是另一半、子女,子女的另一半或是孫子女來負責照顧,對他們來說都是一項負擔。

不是很想臆測未來子女會不會孝順的問題,只要想到時間拖久了,短則三五年,長則十來年下來,對子女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面對老人照護,就目前看到左右鄰居、親朋好友的幾個解決方案有:
1.在家中家人照顧
2.安養院
3.請外傭在家協助

其實這中間有很多潛在問題。
在家中,誰為主要照顧者?能不能長期一直照顧且無怨無悔?

送安養院,以現在私人安養院的收費,每個月沒有三萬五萬的,通常也不會是環境佳的場所。較便宜的公營安養院所,如本報導的相關文章所示,資源過少,現在開始排隊,要排到12年後才能進去了。
這對子女來說是筆經濟負擔,也擔心老人家會不會被惡質的養護機構欺負,更不要說是不是有棄養不孝等等社會價值觀評斷的問題。

至於請外傭可能是目前最普遍被看好的方法。因為價格上較為合理,且讓可以讓老人在家而不是讓他們在冷冰冰的安養機構中。但是外傭的申請和管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而且外傭也沒有醫療背景,在照護上也非專業。

其實子女能做到上述三個方式的,不管是出錢出力,都算是善待老父母的了,我想社會上有更多被子女棄置不管的老人在社會各角落。

開始思考這些事情後,會覺得很嚴肅,但是最生命的最後一程時,該如何達到不拖累子女,同時享有生命的尊嚴和維繫生活品質等等期望?

所謂的久病無孝子,除了很少數真的不孝的人之外,多數的問題是:當我們已經是需要人照顧的老人時(可能八九十歲吧),自己的子女也已經是自顧不暇的老人了(五六十歲),子女不見得不想照顧老爸媽,但是他們可能自己身體也不堪負荷了,而孫子女又正是社會經濟主力,要在家來協助負擔照料的事,就經濟效益來說也不合算。

高齡化的社會衍生出來問題,我想是需要搭配社會福利政策統一來規劃執行的,而不只是好幾十萬個家庭各自的困擾。

但是,這樣的社會政策,該由誰去思考規劃呢?

頁次: Prev 1 2 3 ... 56 57 58 59 60 ... 84 85 8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