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mandy’sblog Category

真相

有些事情,沒有真相
有些事情,不需要真相
有些事情,不知道真相比知道好
有些時候,真相,一點也不重要

轉變

妹妹半歲了。這半年來,為了因應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新調整生活步調。
發現自己對於生活和教養小孩的態度也在轉變。

以往,只有老大時,抱著書本上看來的理論,以用不完的耐心對著老大的一舉一動並讚嘆著小人兒帶來的驚喜;
現在,有了兩個寶貝,將書本上的知識以經驗法則篩選過,以效率作為最高處事原則–如何在同樣的時間內,安頓好兩個小孩的所有事。

以往,總覺得一家人要綁在一起行動,出國再累也要帶著小孩去體驗生活。
現在,提到出遊,總不免先奢侈的想想,有沒有人願意提供短期寄放小孩服務,讓我們夫妻倆好好休息一小陣子。

有時覺得愧對老大,因為對他不再像以往一樣單一專注
有時覺得愧對老二,因為她從來沒享受過哥哥那樣唯我獨尊的生活過
但看他們倆有伴開心打鬧的樣子,又覺得愧疚是自己過份多愁善感

因為老大在這過程中變得成熟獨立些
老二雖然老是搶不到好資源,但是她眼神總是跟著哥哥走,看得出她也愛哥哥陪伴的感覺

有時候覺得真奧妙,
一家兩口時,過得很好
一家三口時,過得很好
一家四口時,還是過得很好

每天的時間還是一樣多、全家的資源也沒增加太多
本以為會因為人多而share到的資源變少
但是發現還是能達到某個平衡點
這邊或許少了一些,但在另一邊會找到新激盪出來的理由彌補回來

轉變,就只是轉變
沒有好與壞

底限

過年期間,二姐和二姐夫說,等年紀大了他們要去買一塊農地,遠離喧囂的台北都市生活,悠閒過晚年。

之後和老公聊天時,老公問我會不會有同樣的念頭?
老公說:你能住在鄉下嗎?
我說:還好啊,有什麼不行?我又不是本來就是台北都市小孩。
(老實說回答的有點心虛,因為我雖然不是台北人,不過也不是鄉下小孩,不知道真正的鄉下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老公說:沒有便利商店喔?
便利商店是一個指標。因為幾年前我的好友曾為了某地沒有便利商店,否決掉另一個人的追求。
我說:沒有便利商店有雜貨店啊,有什麼關係。

老公:沒有網路喔。真的沒關係?
我:….(遲疑了很久),不行。一定要有網路。
老公:所以我知道以後的底限在哪裡了,一定得在有網路的地方是吧。

沒想到,我也是網路成癮症的一員啊!

意外的卡片

從信箱收到一張意外的卡片,幫小餅和妹妹接生的婦幼醫院婦產科主任許世賓醫生在今天正式開業。從卡片中得知他在婦幼已經待了13年了。
雖說是個人生涯規劃,但是這個時機點也太剛好了,猜想和市立醫院合併脫不了關係。

其實我也是行外人看事情,只從新聞上知道些梗概。去年中旬就聽說多家台北市立醫院要合併,不過這對身為患者的我們來說,很像是不相關的事。
八月底到九月我在婦幼醫院六樓的月子中心做了一個月的月子,和護士也聊了一個月,才注意到這件合併案,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是一種心理恐慌,多少好似民間企業合併前的心態,面對新公司制度的不確定感,以及可能的裁員減薪的恐懼。

不過老實說,如果不是上個月邱小妹人球案媒體的大肆報導,經過這些日子,我也幾乎忘記有這件事了。
我記得媒體說市醫合併後裁減掉各科主任的職缺,造成升遷上的斷層,很多醫生覺得前途受阻,紛紛求去。
於是我今天收到這張卡片時,很直覺得想到,因為許醫生是科主任,會不會也是因為制度改變而求去?

不過也不想妄加評論別人的事,就當成開業是許醫生的個人職涯規劃吧。

說說我印象中的許醫生吧。
當初懷了小餅,四下問人後找上許醫生,第一次門診後對他印象很好。因為他總是笑嘻嘻的、很親切、很有耐心的回答問題。
即便他有很多的病人,他也不會因為很忙而顯出不耐煩。這個應該是他病人始終超多的原因吧。

他的病人真的超級多,每次門診都掛了上百號,門診超難掛進去。我最常掛的是他的禮拜四夜間門診,掛過60多號,看完已經10點半了,我好奇問過護士通常門診結束是幾點?護士說接近11點半了。
那時候許醫生的門診是禮拜一到禮拜四都有,真的很公務員,每天來上班報到。因為是婦產科,半夜還要隨時來接生吧。
我坐月子那個月在婦幼醫院。除了禮拜天,許醫生每天都會來巡房。我以為所有的醫生都這樣,後來隔壁寢室的另一位產婦說她的醫生是兩三天才來一次。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認真。
醫生真不是人做的工作,當名醫更慘,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吧。

想想,醫生其實也算還不錯的工作,我倒是不說賺得錢多少的問題,而是轉業方便,公司待得不爽了就自己出來開業當小老闆,不怕失業。
不過我想科別也有很大關係,有些科別也不容易開業吧。

********
老公說,我們要不要送花去啊?因為許醫生幫我們接生兩個寶貝。
他的人很nice,又不收紅包。
我想想,這應該是不錯的主義。
補充:許世賓婦產科

另類的思考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住家附近會出現一些免費試做的按摩電療椅的店面沒有?
我之前沒發現,但是自從家中及附近長輩一位接一位的去試做並討論之後,我才注意到有這樣的店面存在。
而且,真的很多喔!

因為是完全免費的,於是可以看到一堆長輩一早拿著包包去排隊。
至於裡面的陳設格局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沒進去過。不過好一段時間就聽他們聊天說著電療之後的神奇療效:這裡好了、那裡舒服了之類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不過若真能讓長輩們覺舒服,就算是心理療法也不錯。

我第一次聽他們提到時就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怎麼可能會完全免費呢?想也知道最終目的是要你購買那張十萬八萬的電療椅。
我只提醒他們,如果不打算購買的話,千萬小心不要隨便簽了字之類的。不過據公婆說去了是沒有推銷動作。

家中的公公、婆婆、奶奶都去做了好一段時間。
公公最先發現有這類的店的,自己做了一陣子覺得還不錯,就鼓吹家人一起去。一天還去了幾家不同的店試做。。
婆婆每天做最早的一梯次,早上五點就去排隊,做了一陣子後說治好了他的胃病,所以一直很勤快。

不過婆婆上禮拜開始說她不去了,因為經過一兩個月,老闆開始有推銷對話了。像是:
覺得有效要買回家去,可以天天做比較好
天氣這麼冷,可以不出門在家做比較舒服
諸如此類。
於是婆婆說她不想去了,因為覺得每天面對老闆不好意思。
我可以理解婆婆的想法,因為我的話大概也是選擇這樣做。
不過婆婆說公公對她說何必管老闆說什麼呢?照去啊!
公公的理由很經典,我覺得應該也寫下來讓大家參考喔^_^
公公說:
對方開店貢獻愛心,我們貢獻時間去捧場。兩不相欠,為什麼要覺得內疚?
老闆說有效,所以我們花了時間來試做,如果沒效,他們也不會賠償我每天在店裡花的時間啊!
所以我也沒有必要覺得內疚。
公公的態度是很認真、理直氣壯的。
關於這樣的想法,我倒是很佩服公公!對於這件事我可是真的打從心裡的佩服。因為我最不會面對業務員的推銷,要不就投降(買了),要不就逃跑(像婆婆這樣)。
當然,我們都看得出來這個邏輯有點強詞奪理,誰開店讓人試做是為了愛心來著?
不過面對業務人員的強勢推銷,公公這樣的想法倒是挺能讓自己自在的。可以繼續試做,但是心情上又不讓自己受到影響,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機瘟

不知道是不是得到「機瘟」,從去年十月開始,家裡的電腦和公司的電腦分別兩度無預警掛點。

損失了什麼?
過去三年的工作資料
幾個月的小孩照片原始檔
網站的備份資料
一堆一堆平常收集到的資料

重灌又重灌後,已精疲力竭了:(
每次電腦掛點,就損失掉一些資料
心痛就多了一點
心情會低落好幾天

數位資料真的超級不可靠啊!

於是,家裡的電腦裝了兩顆HD,不敢偷懶,資料隨時備份。
老公自己買了portable HD備份公司資料。
我本來不想買的,但是上禮拜公司電腦再度當掉,把HD拔回家讓老公搶救資料後,昨天他買了一個40G的portable HD回家說要送我。

我開玩笑說他是這段時間幫我修電腦修到怕了^_^
然後我們算來算去,家裡兩個HD,我們各一個portable HD,加起來有260G。

是怎樣?看起來我們好像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業啊:p

今天帶著嶄新的portable HD到公司備份資料,心裡踏實了一點
希望以後資料不要再有閃失了!

蟄伏期

經過一個晚上,重看這篇原題為「抉擇」的文章,覺得自己太過死氣沈沈。
可能是工作情緒累積到昨天,心情不太好所致吧。
思索一下,為這篇文章加了一些東西。
****************
簡單的說,我不愛現在的工作。但是,卻還沒有開口辭。
與一群牛鬼蛇神共事,
如果是幾年前,我想,我一天也不會多待。

想想,我為什麼還會待著?
只是因為,上班不打卡,上班時間有一點點的彈性。我早上可以送兒子上學後再到公司去還來得及。
工作作息固定,上班空檔,我可以抽空去幫女兒做便當。
下班還算準時,不必加班,我可以回家帶兩個小孩。

工作對我來說,重要性已經不若以往。
能多陪子女的工作,對現階段的我來說或許更為重要。

人生不同的階段,產生了不同的排列組合情形。當找不到最好的選擇時,只能退而求其次。

其實這樣的理由很薄弱。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可以在這份工作上維持多久。
這樣悲觀消極,其實有違我在工作上的態度。
雖然給公司的工作品質沒少過,但是少了一份對工作的熱情和執著。
即使工作不再是我的第一優先順位,但我不愛這樣。

或許,將這段時間這份工作定位為蟄伏期,
等待時機,伺機而動,算是自己對未來還有些許的期許吧。

我家病人沒人權

本來這篇的標題是「病人沒人權」的。不過因為時機敏感,想想怕誤以為湊熱鬧想加入討論人球案,臨時在標題上加了「我家」兩個字。

***********

在我家,病人是沒有人權的。
不會因為你生病給較多的特權,反倒要接受更多壓力和騷擾。像是:

你怎麼這麼不小心?
公司同事都生病,你要戴口罩啊?
你看你把病菌帶回家了,會傳染給老老小小。
你看你生病了,這樣照顧小孩你會傳染給他們。(不然要怎樣勒?我都生病了,沒有人自願幫我照顧小孩啊…)
快點去看醫生,不看醫生靠自己抵抗力?怎麼可能會好?
經過一兩天還沒改善,接下來就是:這個醫生不好,換一個換一個。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每次生病時我都很想隱居起來,等痊癒後再出現,不過怎麼可能?每天得去接小孩回家。

身為小病人的家長也是沒有人權的。有更大的壓力,像是:
平常要幫他多穿一點衣服,就是穿太少才會感冒(我家兒子女兒平常衣服穿特多的好不好…)
平常要讓他穿拖鞋、襪子(穿了啊,不過他轉眼就自己脫掉了)
他一直咳嗽流鼻水很可憐,要怎麼辦(都已經帶去看醫生了,我也不知道還能怎麼辦?)
再來就是怎麼吃這麼多天的藥還沒好?醫生有沒有搞錯啊?他到底是什麼病?(我如果知道我就當醫生了)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有時我都恨不得是我生病,因為看小孩生病已經很捨不得了,還要被唸不停。

註:上述()中文字是我心想,沒膽子回的話。

還有令人最不知怎麼回答的,就是連吃了幾次藥之後如果還沒痊癒,就會問:醫生怎麼說呢?真的就只是感冒啊?怎麼會藥吃了這麼久了還沒好?
(這樣的口氣總讓人覺得,如果不給一個看起來有點嚴重的病名,會很難交代過去為什麼。但真的能給他們一個嚴重的病名時,問題就大了吧)

話說回來,若真的找到「神醫」,藥一吃立刻見效的,難道就合意了嗎?也不是,他們會擔心,這麼快的藥效,這個醫生一定是藥開的太強了,有問題…

不看醫生不吃藥,不行!
看醫生吃藥,會傷肝胃!
藥效太快,醫生開藥太強,不好!
藥效太慢,醫生技術太差,不好!
那那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理論反反覆覆,邏輯前後不一,無所適從:(

身為病人,卻連最基本要求「安靜」的權利都沒有!

其實我知道長輩沒有惡意,我也知道在他們那一輩來說,表達關心的方式通常口氣都比較負面一點。他們關心,但又不知怎麼表達自己的關心。只會以這種方式來表達。
不過不管自己生病還是小孩生病,已經很累很煩了,實在不太想再接受這樣的精神壓力。

我對老公說,我很佩服他,因為每次當我被唸到快瘋掉時,他總是可以充耳不聞。
老公說,這是培養了三十幾年的功力。
想想也是,我的功力至今只有六年,一切尚待努力。需繼續修煉。

抱怨完畢。

爭寵

朋友正為了新生兒的事忙得焦頭爛額,說老大的爭寵行為幾乎快把她逼瘋了。
因為我家今年同樣有新成員加入,朋友於是問妹妹出生後小哥哥會不會有爭寵的行徑?
我說沒有。

朋友問我做了什麼?

我很仔細想了一下這個問題。
我說,我們真的做了很多,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項奏效。
或是小哥哥本性寬容不嫉妒,即使我們什麼都沒做他也可以這樣?

先說我們做了什麼。
☆懷孕時就開始預告將有妹妹加入,但是不想特別強調妹妹出生他應該要更乖更聽話之類的。我們很單純的不想一下子給他太大壓力,覺得需要被迫成長。

☆點出很多人都有妹妹的這件事。像是巧虎、pingu、DoReMi、鄰居XXX之類的,讓「有妹妹」這件事變得很普通,只是和大家都一樣而已。

☆讓小餅上學,讓他的生活重心不是只有家人。不過因為妹妹出生時間點很接近小餅開學,於是決定提早上學,避開上學和妹妹出生的直接關連性。

☆妹妹出生後,努力幫妹妹說喜歡哥哥。
在小哥哥面前,我們很努力誇大妹妹喜歡哥哥這件事。
像是妹妹喜歡對著人笑,我們就會說:你看妹妹在對你笑嘻嘻,妹妹好喜歡哥哥喔。
不過後來我們發現妹妹真的很喜歡盯著哥哥看,哥哥走到哪裡,妹妹眼睛就轉到哪裡。有時哥哥會說:妹妹怎麼一直看我?我們會回答:因為妹妹喜歡你啊!之類的。

☆定位妹妹的地位為哥哥的財產
一開始我們就把妹妹的角色設定為哥哥的財產。
我們會一直強調是「你的妹妹喔」。
大家要抱妹妹時要問過哥哥,這樣小餅會覺得自己對妹妹有責任感。
後來小餅哥哥喜歡說:這是我的妹妹。
這一招倒是挺棒的,因為有幾次奶奶小小的抱怨妹妹不睡覺帶起來很累,奶奶開玩笑說「臭妹妹」,小餅就對奶奶說「臭奶奶」。
小姑看小餅這樣,會故意逗他說:這是我的妹妹。小餅也會很生氣的捍衛自己的財產說「這是我的妹妹啦!」之類的。

☆我們一開始就讓小餅知道不一樣的年齡,有不一樣的權利義務,不需要跟妹妹比較和計較。像是哥哥有牙齒可以吃糖果餅乾,妹妹只能喝ㄋㄟㄋㄟ。哥哥可以出去玩、去上學,妹妹只能待在家裡。哥哥可以看電視玩電動,妹妹不行等等。
所以媽媽爸爸要一直抱著妹妹是因為妹妹小小不會走,不是比較疼妹妹。

☆給小餅一些小哥哥的特權,像是他可以管妹妹的一舉一動等等。

☆爸媽隨時補位,不要讓某一個有覺得被冷落的情況。
我和老公說好,要隨時有補位的自覺,媽媽在忙其中一個,爸爸得陪另一個,不要有某一個小孩被冷落的情況。

☆小餅開口要人陪時,一定得奉陪。
小餅算是很乖的小孩,說正在忙妹妹的事,他多數時候會願意等一下。不過正因為這樣,只要小餅開口要人陪,我就會專心陪他。

最近一件事是小餅睡前會想要我陪,但是妹妹喝母奶也需要我陪。
在連著幾天小餅開口說:今天星期一,媽媽陪我睡,爸爸陪妹妹。隔天除了換成星期二,台詞一點也沒變後,我們心疼小餅想要媽媽陪,於是妹妹睡前那次改為爸爸哄睡,我陪小餅睡。

想想,小餅也不過是三歲多的小孩,要人陪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要挑起兄妹間的矛盾和比較,也不要恐嚇你不乖我要愛妹妹不愛你之類的。我很小心不說這個,我覺得這會影響兄妹感情甚鉅。不過有些親友鄰居長輩講話有這個習慣,說實話,我也擋不了:( 如果我在旁邊只能想辦法打打圓場。

☆兩個一起誇獎
誇獎妹妹漂亮的同時,一定也要誇獎哥哥好帥之類的。
☆哥哥對妹妹好的時候,即使是很小的事,也要大力誇獎哥哥好棒很疼妹妹。
像是小餅會幫妹妹蓋被子,妹妹哭哭會哄妹妹之類的,我們一發現就大力誇獎。

**********
老實說,我也沒把握這樣的平和狀況可以持續多久?像是等到妹妹會爬會走會搶東西後,兩個人會不會開始吵架之類的?
不過至少第一階段算是平靜度過了。
我一開始真的很擔心要照顧新生兒,還要應付會因為嫉妒偷打妹妹的小哥哥。小餅哥哥到目前為止的表現真的很棒,他會照顧妹妹,幫妹妹蓋被子,妹妹哭哭會拍拍妹妹,這些小動作都很讓我們感動喔。

爭寵

朋友正為了新生兒的事忙得焦頭爛額,說老大的爭寵行為幾乎快把她逼瘋了。
因為我家今年同樣有新成員加入,朋友於是問妹妹出生後小哥哥會不會有爭寵的行徑?
我說沒有。

朋友問我做了什麼?

我很仔細想了一下這個問題。
我說,我們真的做了很多,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項奏效。
或是小哥哥本性寬容不嫉妒,即使我們什麼都沒做他也可以這樣?

繼續閱讀

頁次: Prev 1 2 3 ... 57 58 59 60 61 ... 84 85 8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