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mandy’sblog Category

出去走走

星期天上午,看到漂亮的陽光,忽然很心動,對老公說出去走走吧!

「下午吧!」被女兒吵了下半夜回籠補眠的老公,睡眼惺忪的說。
一點到兩點多,老公先開車送公公出門去找朋友。兩點多,老公回家,兒子剛剛入睡。

「等兒子起床吧。」我想想也是,沒睡飽的兒子,脾氣比誰都大。
正巧這時候睡了好幾個小時的女兒醒了,於是我開始換尿布餵奶。
四點多兒子終於醒了,全家上了車準備到大安森林公園走走。抵達後沒多久,兒子沒有活力的說他很累要回家。於是車子又開回家去了@@
搞不清楚到底出來做什麼的?

快到家時,老公說:你很想出去走一走嗎?
我說還好。不過最近都被悶在家裡覺得有點透不過氣來。
老公自告奮勇說要帶小孩,讓我出去走走。

這個時間還能去哪裡?不過我點點頭說好。把他們都送進家門,自己騎機車到夜市去。
先吃了鴨血冬粉、再吃了豆花,然後買了章魚小丸子準備帶回家去給老公塞牙縫。
回家路上又想到尿布沒了,拐到大潤發去買尿布,順便帶兩包零食孝敬兒子。

真的是典型的歐巴桑生活,即便小小短時間的離家出走,還是不忘打點老公小孩的需求。

心結

那天在車上,和老公談到一個我放在心裡一陣子的問題,就是公公是不是還不喜歡兒子去學校。

老公問為什麼這麼想。因為公公雖然曾經以多種理由很反對送兒子上學,不過除了每次兒子生病時,會重提上幼稚園容易生病不要讓兒子再上學外,已經好長一陣子沒以學校容易生病以外的理由提起這件事了。

我說因為生病不想讓小孩再去上學,這算是愛孫心切,雖然不切實際,但這個動機我可以接受。
說不切實際是因為兒子不上學後的配套措施沒跟著想好:

兒子不上學要誰帶?要婆婆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做家事並照顧奶奶嗎?還是妹妹送保姆呢?或是我辭職回家帶兩個小孩?

這些提議我都提過,各有優缺點。
公公傾向於婆婆照顧所有人。婆婆不贊成我辭職回家帶小孩,也不放心妹妹送保姆,怕不會說話會不會被虐待。
我和老公則認為,一方面婆婆以目前大的上學小的在家的情況,婆婆已經都累得兩度胃痛掛急診了,如果兩個都在家她怎麼受得了?婆婆年紀也大了,也不堪長期的勞累。
加上兒子的成熟度夠了,也因為上學有伴喜歡上學。於是最後是兒子上學這個最可行。

老公問那為什麼我會這麼想,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後說:
兒子從上學至今三個多月,他的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
不管是生活習慣的養成、說話能力的表達,語言數學的學習等等,兒子都有很大幅度的進展。
而上學後兒子的開心也是看得見,每天把學校、老師、同學掛在嘴邊,蹦蹦跳跳的唱歌跳舞,還會主動拉著我一起去聽學校發的教材CD。原本內向怕人群的兒子,也變得活潑許多。
他的開心寫在臉上,他的進步也表現在生活中。

但是公公這段期間以來,從來都沒誇過兒子的改變和進步,對於兒子的一些表現,也彷彿都視為理所當然,完全沒提過學校對兒子的正面影響。
幾個月下來,公公唯一會提到學校有關的,就是當兒子生病了,那段時間就會不斷重提「幹嘛要去上學」「早說過不要送去學校」之類的。

這多少讓我覺得,公公好像完全沒有肯定我們送兒子上學的這個決定,只是隨時等待有狀況時,來否定我們之前為兒子做的一切努力。

老公想了一下說,他不是很肯定公公是不是還不贊成兒子上學。
不過就他的經驗,他多少可以理解,尤其是針對公公沒有鼓勵或讚許小孩的進步這一部份,老公說那或許是公公向來的態度。
老公說自小以來,他在學校的考試等表現上,考得好對公公來說是理所當然,但是考不好就難免挨一頓打罵。
這或許是他們那一代父母的慣有態度。他根本不習慣開口讚許小孩的改變和進步。

聽完老公的解釋後,我試圖理解這樣的差異。但是還不是很能釋懷。

我來自一個不吝嗇鼓勵小孩的家庭。從小如果成績好,爸媽會以帶我們去吃牛排之類的鼓勵方式讚許我們的進步。雖然後來看了一些教養的書,認為這樣的「賄賂」行為在教養上也不甚恰當。不過我從中能到很多肯定自己、加強自信心的能量。

我必須承認,這件事是我的一個心結。尤其是每次公公一提起「不要去上學了,幹嘛去上學呢」之類話題,我就會覺得心情沮喪有點喘不過氣來。

目前,這件事情無解。
除非兒子今後可以再也不生病,否則事情會不斷的重複發生吧。

真的,老了

同事去麥當勞買午餐,雖不是很愛,不過尚能接受,加上懶得出門,於是還是託他買。
問飲料要喝什麼?
「可樂,不加冰塊」很直覺的回答。

之後覺得自己真的變了。
前天叫飲料時,我說:珍珠奶茶,不要冰塊,半糖。
幾天前特地和同事去有名的亞尼克果子工坊買了三片好吃的蛋糕。和老公兩個人三天才吃完。兩人都說覺得好吃,但是每次就自動只吃了半塊。

沒在減肥、也沒養生、亦沒有被限制不可以多吃。很自然的就變成這樣。

突然想到曾收到的一封郵件,提到檢視自己是不是變成歐巴桑的幾點,其中有一各就是口味變淡變健康。

看來,真的,老了
想不承認都不行^_^

寵物與食物

昨晚在小吃店買東西時,匆忙間看到這一則新聞:
可愛的天竺鼠(還是黃金鼠?我有點忘記了)在中南美洲的秘魯可是一道傳統佳餚。當地人對這道炸得金黃酥脆的美食讚不絕口,還計畫外銷到世界各地。
對秘魯人來說,這跟吃雞肉豬肉牛肉也沒兩樣。

身為什麼都吃的中國人,對於這樣的一則新聞本不該有太多的驚訝。但我還是看得目瞪口呆。
我很難想像哈姆太郎被炸得酥脆,放在盤子中等待我吃下去。
同樣的理由,在我和朋友一道去吃山產時,讓我同樣拒吃鹿肉,我很難把小鹿斑比吃下肚去。

生錯地點的動物,命運可能從寵物轉變成食物。
像是可愛的狗兒,在韓國可是一道冬天進補的佳餚。可愛的貓咪,在廣東也成了美味盤中飧。

我記得婆婆曾說過,多年前朋友曾送過一隻活雞來。於是婆婆就把雞養起來準備大一點再吃。結果老公和小姑小叔們養雞養出了感情,就對婆婆說這是寵物,不可以殺來吃。一天他們下課回家,發現雞不見了,婆婆說拿去送人了。不過當天餐桌上有雞肉,於是兄妹們都懷疑這就是那隻雞而不肯吃。婆婆一再保證這是和別人換過的,而不是自己養的那隻雞。多年後婆婆才承認,當天餐桌上那隻雞,確實就是家裡養的雞。

寵物和食物,只是一線之隔啊!

愛心調味乳

80CC母乳
80CC溫水
一匙配方奶
暗自期望不要被發現有異狀
不動聲色,如往常般遞給兒子

看著他三兩下咕嚕咕嚕喝完了

成功!心中鬆了一口氣
以後比照這個特調配方辦理

兒子啊,以後別說媽媽偏心,小時候沒給你喝母奶喔

童語

對著小孩,到底該不該講簡化的小孩話?像是:尿尿、便便、屁屁…之類的(自行以此類推)

許久以前,我和老公帶兒子到花蓮時,跟當時一歲多的兒子說話時,使用的就是這樣的童語。
隔壁桌一位老太太跑過來對我說,不要這樣對小孩說,不然小孩永遠都學不會大人的話。

之後,公公曾拿過一篇剪報給我,說的也是同一件事。教育專家建議不要對小孩說童語,即使小孩很小也一樣。專家說,一開始就要給小孩正確的名稱,不然小孩學習上會混淆。

兒子小時候,公公和婆婆也要我們叫他的中文名字,不要叫綽號。不然兒子以後會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

聽起來很有道理的一點是:如果你一直不告訴他正確的,他就永遠不會。

我沒有很固執一定要使用童語,也當然不會對著兒子說童語一輩子。不過我覺得如果先教簡單的詞彙,好念好記,可以方便兒子快速學會如何和大人溝通。

事實證明,兒子也沒有因此學不會正確的措辭。

我們之後沒有特意改變和他說話的方式,不過隨著他年齡和認知能力增加,我們不自覺說話也會調整措辭,兒子自己也減少疊字童語的使用頻率。現在講起話已經像個小大人了。

小孩除了聽大人教他說的話以外,也會聽大人和其他大人說的話、會看電視。他的學習管道很多元,不是單一的。

所以說,教育專家的話,有時候也不需要盡信。小孩,真的沒有專家想像中那麼笨。引用專家的理論時,也要依年齡、個性實際狀況調整活用,不要只想直接套用在每件事情上。

童語

對著小孩,到底該不該講簡化的小孩話?像是:尿尿、便便、屁屁…之類的(自行以此類推)

許久以前,我和老公帶兒子到花蓮時,跟當時一歲多的兒子說話時,使用的就是這樣的童語。
隔壁桌一位老太太跑過來對我說,不要這樣對小孩說,不然小孩永遠都學不會大人的話。

之後,公公曾拿過一篇剪報給我,說的也是同一件事。教育專家建議不要對小孩說童語,即使小孩很小也一樣。專家說,一開始就要給小孩正確的名稱,不然小孩學習上會混淆。

繼續閱讀

奶媽

在家帶小孩兼看電視。這是少數可以一邊帶小孩一邊做的事。

這麼一則新聞吸引了我:有人在拍賣網站賣母奶。每160ml賣250元。

嘖,嘖,網拍真的無奇不有,什麼都有人賣,什麼都有人買。
當然,衛生主管機關立刻跳出來說這是非法的,因為沒經過檢驗的母奶即便很營養,但有很大致病風險。

喊了老公過來看這則新聞。
老公開玩笑說,既然有供給也有需求,衛生署就合法化吧。制訂「製造者」的健康標準,以及「產品」衛生檢驗標準。
這樣也可以成就一項新的在家工作機會。

我說這那是新工作,這個行業由來已久,就叫做「奶媽」。
想想,如果真的有這個行業,我也要在家當SOHO了,盤算一下,比每天上班好賺多了:p
===
看到這則新聞突然覺得心情很好,因為家裡冰箱冷凍室滿滿的妹妹冷凍便當,突然有了「價值」可以衡量。
換算一下,這一櫃子的存貨,大概值2萬多元了。

不過,套個廣告詞:
電動擠奶器:2000元
母奶冷凍袋:4.2元/個
媽媽的愛:無價
寶寶健康:無價

===

價值2萬多元的妹妹庫藏食品^_^

layout-2004年新版型

繼續閱讀

松鼠

今天穿越大安森林公園時遇到的小松鼠。
正吃著路人給他的麵包。

小松鼠真的一點也不怕人。
看到人來了就從樹上跳下來要食物吃。

老公說小松鼠可能餓壞了才會跳下來找東西吃。
兒子看得很認真,盯著松鼠不肯走,一直到松鼠跳上樹後,他揮手跟松鼠bye-bye後,才肯乖乖跟我們往市圖去。

頁次: Prev 1 2 3 ... 59 60 61 62 63 ... 84 85 8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