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食紀錄好像停擺很久了,呵呵。
今天來貢獻一家吧–紅蟹將軍。
餐廳的介紹之前在網路上已經看過不少,email也收過N次,每次去永康街都會不小心路過,不過一直沒有機會成行。
上次跟開心果和didi到古拉爵邊吃邊聊時又提到紅蟹將軍,大家都很想吃吃看的樣子,就決定相約一起去吃吧。
回來後線上又約了帆船,就約今天的中午去吃大餐(平日中午可以吃三個小時,假日或晚上只能吃兩個小時)
之後上網找了一下,在yahoo網拍上買了四張餐券,這樣一人可以省100多元耶超划算!
–>原價605元(550元外加服務費55元)我們買到的餐券是490元含服務費。
可憐的帆船臨時有事缺席再度沒跟到。乖,好好賺錢去,不要哭喔。
我當然11點半就準時進場了,哈哈。怕時間不夠吃太少啊!

這個飯糰真的要推薦,超好吃。不過為了留肚子吃其他好料,只小吃了半個。
本來打算吃得差不多了再點一份,不過後來真的太撐了,就放棄了
先吃了幾盤牛肉豬肉開開胃,之後進入重頭戲:螃蟹、螃蟹還是螃蟹。
補充了四次還五次的:帝王蟹、松葉蟹腳、旭蟹、石蟳
小吃了幾次干貝、各種蚌類、曼波魚等等之類的

(這兩張照片是didi提供,我動手吃螃蟹後就不想拿相機了,哈哈哈)
照片中的是松葉蟹腳,每次只要服務人員一端出來,就會看到很多人衝過去搶。
光松葉蟹腳,我們一個人就都吃了六七隻,邊吃邊研究出怎麼樣剝殼才可以吃的豪邁俐落,呵呵。
最後以兩碗明治冰淇淋收尾。
讚!
ps:請不要檢舉我不是在減肥嗎?禮拜六我同學會的時候,也因為埋頭猛吃零食被同學檢舉在減肥還這樣吃。
減肥的目的不在多瘦,而在可以隨心所欲的吃想吃的食物…好啦,我知道我在狡辯啦,不過美食當前情有可原吧^_^
相關網址:官網、yahoo生活+評價
Posted in 《
美食》 on 2006-05-30, 4:13 下午
with
322 Views |
No Comments
<方外看紅塵> 我不是小流氓
聖嚴法師
問:每天都有情殺、家庭暴力案件發生,有些人覺得,電視新聞快要成為「不適合兒童觀賞」的節目了,因為充滿太多暴力。新聞反映社會,是社會太過暴力,要如何才能消弭呢?
答:我小時候喜歡看「水滸傳」,當時有人這麼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三國演義」裡有奸詐陰謀,老人看了三國,心情不寧;少年人看了水滸,動不動就打,成了兇狠好鬥。但實情不一定是如此。比如,我看水滸,但我後來做和尚,並沒有成了綠林好漢。
現在的電視新聞,報導的打打殺殺,小孩子是可能模仿的。我也看到一群小孩,拿著假手槍相互比著,砰砰砰,扮演警察與強盜,這大概也是從電視上學來的。可是,演警察的小孩,長大了不見得會變成警察;扮演強盜的,以後不見得就會變壞。
繼續閱讀
Posted in 《
轉貼》 on 2006-05-28, 9:12 下午
with
307 Views |
No Comments
第二週成績單
日期 |
體重 |
體脂 |
上臂 |
腰圍 |
小腹(肚臍) |
臀圍 |
大腿 |
5/12 |
51.5公斤 |
28.5% |
28公分 |
74公分 |
80.5公分 |
90公分 |
53公分 |
5/18 |
50.6公斤 |
27.5% |
28公分 |
72 公分 |
78公分 |
88公分 |
51公分 |
5/26 |
50.2公斤 |
27.5% |
27公分 |
71.5公分 |
77公分 |
86公分 |
52公分 |
與上週比較 |
-0.4 |
— |
-1 |
-0.5 |
-1 |
-2 |
+1 |
嗚嗚嗚,為什麼大腿變粗了啊QQ
*********
本週定義為「捨命陪君子」週。為什麼呢?因為老公看我在減肥,也心動說要減肥。
他要我找一份減肥食譜陪他一起吃一起減。
這個和我原先的預期不太一樣,我不打算吃減肥餐的耶!不過既然他開口了我就奉陪吧。反正他不在的時候我就照吃我的就好。
最後挑了看起來比較可行的榮總三天減肥食譜。
理由有幾個,一是醫院出來的食譜,主要是熱量計算,比較不像偏方容易傷胃。
二是每個禮拜吃三休四,天數不長比較容易成功。
三是食材不怪不難準備
最後是吃三天休四天,比較接近正常飲食,不會一停止吃就復胖。
我第一天真的照著吃喔,沒有偷吃。
心得是這套食譜的早晚餐的量和我平常吃的不會差太多,不過午餐就真的太少了點。
所以第二天開始就亂了套。
中午去吃了古拉爵香蒜雞肉pizza 2/3個,香瓜汁一杯,洋蔥湯一碗,下午又吃了魷魚絲數十條,鳳梨酥一塊。
第三天更誇張,我10點就把午餐的麵包和水煮蛋吃了當早餐,午餐跑去吃了好幾盤的迴轉壽司。
好吧,我真的餓不得,一點也不適合吃減肥餐。
看了一篇文章,如果不想吃了大餐後轉變成脂肪,飯後半小時不要坐下來。
這個我倒是有力行喔。當餐吃越多,越晚坐下來,反正到處走一走動一動就對了。這或許不能減肥,至少不會再增肥。
本週我的重點其實還是在運動和喝水。
水維持每天2000cc以上,運動差不多步行1.5-2KM。
另外在yahoo知識+找到的減肚子方法(適用於胖在腹部 要消肚子的人)
每天晚上睡覺前及每天早上剛醒來各做一次即可:
肚臍正上方一指幅處(約2公分)揉50下
肚臍左右各三指幅處揉50下
肚臍下方4指幅處揉50下
我喜歡這種不花錢、不傷身的減肥小偏方,失敗了也沒什麼損失或成本的那種:p
本週我只小瘦了0.4公斤(而且肯定不是減肥餐的貢獻,呵呵)
我老公倒是瘦了3公斤,他也有偷吃啦,不過不像我誇張。
我覺得我還是維持我自己的減肥步調–慢慢的減,不花錢又不傷身那種方式
只靠運動喝水和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偏方,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囉~
****************************************************************************************************************
榮總三天減肥食譜
註:吃三休四,連吃一個月。
第一天
早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烤麵包 一片,花生醬 二茶匙,葡萄柚 半個
中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烤麵包 一片,水煮鮪魚罐頭 半罐
晚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 蘋果 一個,任何肉 85公克,四季豆 一杯,紅葡萄 一杯,香草冰淇淋 一杯
第二天
早餐:咖啡或茶 一杯 ,烤麵包 一片,水煮蛋 一個,香蕉 半條
中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優格(發酵乳) 一杯,鹹餅乾 二片
晚餐:黑咖啡或 一杯,紅葡萄 半杯,香草冰淇淋 半杯,香蕉 半條,熱狗 二條(若是在7-11買的話只要一條就夠了),綠菜花 一杯
第三天
早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蘋果 一個,低脂起士 一片,鹹餅乾 一片
中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烤麵包 一片,水煮蛋 一個
晚餐:黑咖啡或茶 一杯,水煮鮪魚罐頭 一罐,紅葡萄 一杯,香草冰淇淋半杯,香蕉 半條,白菜花 一杯,哈密瓜或香瓜 一個
注意:
此配方有化學作用,不可任意更改,除鹽興胡椒外,勿用別的作料。每一次連續三天節食,可減四公斤,三天後可照常飲食,但不可過份。四天正常食之後,又可連續三天,一個月可減十六公斤。水煮蛋要煮久一點。一定要喝大量的開水。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5-27, 8:50 上午
with
327 Views |
No Comments
讓一位各項作為罄竹難書的人擔任教育部長,身為家長,我真不知道該不該痛哭。
網路是公開的媒體,我向來很少敢公開明白寫這麼重的話。因為這多少牽涉到會不會有公然侮辱或毀謗的問題。
不過這回既然當事人都認為「罄竹難書」沒有負面的意涵,我想毀謗罪和公然侮辱罪應該不會成立吧。我只是拾人牙慧,引用當事人獨到的見地罷了。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想想也別怪現在小孩因為沈迷網路文化,MSN打多了國文造詣太差。
總統也會用錯國中生就會的成語。
不過我覺得總統一時口誤,他犯的錯,只是小小的錯。過兩天媒體興頭過了就忘了。
較可怕的其實是最高教育首長竟然為了政治目的而刻意曲解很單純的事實–對我來說這真的再單純也不過了,這是字典查得到,用了幾百年幾千年的詞彙。
該說這個社會病了嗎?連教育都泛政治化。
雖說古代的歷史也被稱為「皇帝家書」,寫的都是皇帝的事,凡事以皇帝的意見為意見,皇帝說了就是真理。但沒想到民國已近百年,竟然還是擺脫不掉這樣的思維邏輯。
什麼時候開始檯面上的人物已經全然不懂道歉的能力,全然不在意是非真理。只是有目的想靠無礙的辯才硬坳到贏。
部長啊,部長,您這回的示範,對社會及教育貢獻之大,可真罄竹難書啊!
===========================================================
「罄竹難書」新解 教長為總統硬拗
520陳總統就職6週年當天,誤把形容一個人惡貫滿盈的成語「罄竹難書」,拿來形容志工(新聞、網站)團體,不料今天教育部(新聞)長杜正勝,在教育委員會中,幫罄竹難書下了一個新的註解,他說,這是形容該做的事情太多,寫都寫不完,此話一出引發立委抨擊,大罵杜正勝根本是在幫總統硬拗。
把罄竹難書這句成語用在志工身上合不合適,教育部長杜正勝有不同的見解。
教育部長杜正勝:「罄是用盡竹,就是竹片,是在紙張發明前的書寫工具,難是難以書就是書寫,翻成今天現在的話,就是用盡所有的紙的寫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實在太多。」立法委員李慶安:「所以部長,你覺得這個形容沒有錯?」杜正勝:「單單就這4個字沒有錯。」
被立委罵說在硬拗,部長說的到底對不對?罄竹難書這句成語,出現在舊唐書的李密傳,他用「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來數落隋煬帝的罪狀;再往前找,呂氏春秋中也提到,「罄竹難書是用來形容國家敗亡的亂象極多」;不過在孫臏兵法中則是把它拿來形容可用的方法很多,由此可知,罄竹難書一開始並不全然都是負面的含意,只是部長這番解釋,立委認為根本是在硬拗。
李慶安:「不要因為我們總統說錯你就硬拗,這就不是你部長該做的事,部長對教育的貢獻真是罄竹難書!」
把罄竹難書用在自己身上,杜正勝絲毫無法反駁,這個解釋通不通,似乎已經看到答案。
【TVBS新聞 】
http://tw.news.yahoo.com/060522/39/35yw4.html
Posted in 《
雜論》 on 2006-05-23, 12:42 上午
with
392 Views |
No Comments
買了體脂計後才發現這個很有趣。
我原先以為體脂像體重一樣,變化不會太大。後來我每天不一樣的時間量會有不太一樣的結果。
我的情況是,大抵是早起第一次量體脂最高,通常都有30%,之後起床尿尿、喝水、吃過早餐後量,會降到28%左右。
我在不一樣的時間量,像是洗過澡、吃飽飯、運動後,結果都不太一樣。
通常晚餐飯前會最低,曾經有26%的紀錄。
而我紀錄量身的時間都統一在晚餐飯後。
不過基本上我的幅度都不會太大,大概在27-30%之間。
我老公體脂就超不穩定。
他第一次量是37%,男人在這個年紀好像應該最高只能23%,他是超過很多!
當天被刺激到了跑去打了三個小時的羽毛球(他打羽球是真的運動,不像我們打羽球是娛樂性質居多),回家後降到31%。
也差太多了吧。
之後幾天陸續量差不多都在30-33%之間。
不過他是超級好奇寶寶,他會故意連著站上去量,量出的數字每次都不太一樣,他就會一直量到有重複的數字出現為止。然後一直好奇的問為什麼會這樣。
男人真的很無聊耶!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5-19, 7:15 下午
with
603 Views |
No Comments
也是開心果和didi網站讀者的網友,應該知道,最近,我是減肥小組成員之一^^
為什麼我會開始減肥呢?說起來純屬意外,主要是某一天傍晚上線,碰到開心果、didi、和帆船正在聊減肥的事,聊著聊著,我就莫名其妙加入這個計畫了。呵呵。
先說我的目標好了,我的目標不高,我希望能維持在47-48公斤,約莫只要減3-4公斤即可。
我的目標訂的不苛不是我懶,而是我並不是認為越瘦越美,我向來喜歡有點肉肉的,不喜歡太瘦的自己,因為太瘦沒有胸部也很難穿衣服。
所以我的減肥重點在局部瘦身:我要減:1.肚子2.大腿3.蝴蝶袖4.雙下巴。
我的策略上不走節食路線,主要放在運動上。如果萬一真瘦不下來,至少要換到健康。
在這個計畫中我目前最大手筆的投資是買體脂器。
母親節中午我跑去大潤發重金買了一台tanita ult2204,花了999大洋。
第一次量出體脂:28.5%,我的年齡體脂應該在20~27﹪
所以我屬於體重合乎標準,但體脂肪量高的人(微胖型)@@
於是我重新設定我的目標,我除了拼局部瘦身,還要拼要降體脂。
(微胖型:體重合乎標準,但體脂肪量高是典型的現代人體型。飲食:應減少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避免營養過剩。運動:加強脂肪燃燒運動–節錄自:體脂肪、體重與BMI)
***********************
再來交第一週的成績單:
年齡:35歲
身高:157公分
日期 |
體重 |
體脂 |
上臂 |
腰圍 |
小腹(肚臍) |
臀圍 |
大腿 |
5/12 |
51.5公斤 |
28.5% |
28公分 |
74公分 |
80.5公分 |
90公分 |
53公分 |
5/18 |
50.6公斤 |
27.5% |
28公分 |
72 公分 |
78公分 |
88公分 |
51公分 |
小計 |
-0.9公斤 |
-1% |
-0 |
-2公分 |
-2.5公分 |
-2公分 |
-2公分 |
註: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體重計不是同一個,可能有誤差。
我自己剛剛晚飯吃飽後量身嚇一跳,因為我覺得自己都沒有瘦的感覺。
可能那個一公分兩公分,其實從整體來看真的感覺不大。
我一直以為自己沒有瘦。
飲食:
除了早餐變少(一顆蘋果加一杯優酪乳或低脂鮮奶)以外,另外兩餐和以往比較沒有太大的改變。
拒吃零食。有偷吃也只有一口兩口。
我這週主要的努力花在
水:以往超討厭喝白開水的我,一天至少喝1500cc以上,一開始會喝到想吐,我討厭白開水的味道。不過兩天後習慣了就會主動找水喝。
運動:每天進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運動,看運動強度而定,運動強度高的我就只做半小時,瑜珈之類的就做一個多小時。另外看電視或陪小孩唸書時,我就一邊做伸展運動。
我覺得從決定減肥以後,自己的想法都會改變,掌握很多零碎的運動時間,像是可以走路就不搭車,可以站著就不坐著,可以爬樓梯就不搭電梯等等。
下週繼續努力!
===============
闗於TANITA的體脂計……換單位
http://www.western-union.com.tw/Westren/View_Doctor.asp?Doctor_ID=24
在台灣一般習慣使用單位為Kg(公斤),測量單位如切換到lb(英磅)、ST-lb(英石)的話,只需依照以下設定,即可更改為Kg。
(請注意此時螢幕為沒有畫面狀態)
1.同時按住SET(設定鍵)及↑(上三角鍵) 2秒鐘
2.按選上三角鍵,選擇至螢幕右方顯示之Kg
3.選擇至Kg後,再按下SET鍵,待螢幕自動消失後,單位切換設定完成
備註:ULT2001、ULT2204才有此單位切換問題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5-18, 6:30 下午
with
244 Views |
No Comments
甲和乙因故起爭執,甲把委屈告訴兩人的朋友丙。丙站在甲那邊幫甲出氣去嗆乙。
沒多久甲和乙合好了,因為這此事,乙和丙結了樑子,丙也氣甲怎麼就這樣和乙合好,多少也覺得甲太沒有道義害他兩面不是人。
我的朋友,就是那個丙,昨天跑來跟我訴苦。
安慰一下朋友丙。之後對他說:你這是公親變事主,別人的事情聽聽就算了,安慰一下當事人就好,不要太入戲把自己當成當事人。
我以前也經常是丙這個角色,可能因為我不太會亂傳話,朋友喜歡找我傾訴。
我謹記在心的原則就是不可以太過投入,把別人的事情太當成自己的事義憤填膺去幫人出氣,不然等兩人合好時,這個公親通常就變成豬八戒。
年輕氣盛時總是喜歡仗義直言。等年紀大了才知道這叫強出頭。
回想一下我好像也是吃過多少次虧才學會這個道理。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5-11, 9:35 上午
with
445 Views |
No Comments
我一直是不喜歡被人管的人,將心比心,當了媽媽後,也希望不要以絕對的父母權威來管小孩。
在我的老大身上,我也盡可能不催促他做任何的決定。這當中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跟小孩講道理和說服他。
說起來是很沒效率的,因為其實建立絕對親權權威,很多事只要一吼小孩就乖乖就範。相對起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看起來很沒成效的事情上。
但是時間拉長來看,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好像也不不差,兒子心甘情願談好條件的事,他也不賴皮總是能履行自己的承諾。成長中很多造成親子衝突的點,我們都不打不罵平和的度過了,雖然花的溝通時間比別人都久。
不過最近發現兒子的溫吞個性好像越來越明顯了,有些事不加點壓力催促,好像也等不到瓜熟蒂落他自己開口說好的那一天到來。
他好像是那種要推一下進一步的小孩。
有時覺得他個性過份謹慎保守,不願意嘗試任何新的事物。每次一有新的提議他都是先拒絕。
可能是他也大了,我開始覺得「等待他同意」好像也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轉變策略,最近,我開始會主動推他做一些事。他一開始當然不願意,我會強迫他做一次就好。如果他嘗試過一次後還不喜歡,我們還是退回來原來的教育方式:持續溝通,等待,過一陣子再推一下,反覆這樣的過程直到他同意接受的那一天到來。
我要他接受先嘗試一次,同時也保證尊重他嘗試過後不願意接受的權力。
可以發現強迫他一次之後很多結果都是好的。本來怕騎腳踏車過橋,過了之後說好像也不那麼可怕。本來說討厭吃XXX,吃了之後覺得好好吃一口接一口。
回想再久一點的例子,就是上幼稚園,一開始也是哭哭啼啼不肯上,不過撐過那一個禮拜,現在每天上學對他來說是最重也要開心的事。
當然也有失敗的案例,像是積極強迫他不可以包尿布便便,結果還是失敗。但這次他自己開的條件是上大班就戒尿布,我只能等待時間的到來。
我會有態度上的改變,主要是發現兒子的個性太溫吞被動,如果像以往太過強調完全尊重他意願,也擔心會演變成任由他劃地自限。
所以對兒子,我開始有推的動作。
相較於被動的兒子,目前只有2歲的女兒,則是讓我不斷的在「拉」。個性外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兒,是行動派的獅子妹,凡事總是衝過頭。
雖然才兩歲,但是看得出來以後肯定是衝衝衝的代言人。
我想對女兒的教育,應該會和哥哥大不相同。
一被動、一積極,一推一拉。
極端的個性和教養方式,出現在我的兩個小孩身上。
教育,難在沒有一套標準流程,小孩個性、教育方式和大環境在在交錯影響著結果。
每個小孩都是單獨的個案。
教養,還真難啊。
Posted in 《
教養》 on 2006-05-8, 5:46 下午
with
501 Views |
1 Comment
我一直是不喜歡被人管的人,將心比心,當了媽媽後,也希望不要以絕對的父母權威來管小孩。
在我的老大身上,我也盡可能不催促他做任何的決定。這當中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跟小孩講道理和說服他。
說起來是很沒效率的,因為其實建立絕對親權權威,很多事只要一吼小孩就乖乖就範。相對起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看起來很沒成效的事情上。
但是時間拉長來看,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好像也不不差,兒子心甘情願談好條件的事,他也不賴皮總是能履行自己的承諾。成長中很多造成親子衝突的點,我們都不打不罵平和的度過了,雖然花的溝通時間比別人都久。
繼續閱讀
Posted in 《
教養》 on 2006-05-8, 5:17 上午
with
1,243 Views |
No Comments
聽來的故事。
故事1:大抵是某人賺大錢有數億身價,爸媽、兄弟姊妹都受其惠各有一間以上的房子。包括爸爸的兄弟的兒子(堂兄弟),也有了房子。爸爸同時也慷慨的給了自己姐妹很多包括車子家電在內的貴重禮物。
但因為分的不平均,少拿的計較說他給XX更多,自己拿的那一點算什麼?
故事2:某地主家族,和建商合蓋後每房均分得屋子數戶。但是因為各房子女人數不一,使有些人分得兩三戶,有人僅得一戶而心生不滿。
**********
其實聽這些故事都有點小小的感慨。
想如我們這樣的白手起家,要拼20年才能付清貸款買下一屋。
能有房子可分已經要偷笑了,結果有了免費的不但不滿足,還計較誰的比較多比較大?
沒有房子有車有家電也很好啊,再不讓人免費請一頓我也覺得很好。
因為這都是多出來的,不是自己努力賺來的。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能拿到就應該感謝,而不是計較誰的禮物比較大。
想想,如果我在那樣的情境下是不是一樣的心態呢?
這或許是有錢人的家庭更常發生爭產的原因吧。大家都怕吃虧或少佔了點便宜?!
如果什麼都沒有,大家都靠自己賺或許大家反倒不會因為有所比較而心生不滿。
想想老祖宗講的話還真有道理:『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恩澤不能『平均』分配眾人(是雨露均沾不是恩澤廣被,不然拿得少的是會不高興的),或許什麼都不留反倒能做到『家和』的境地。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5-4, 10:28 上午
with
487 Views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