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湊奧斯卡熱鬧啦。哈哈。我沒那個能力寫影評。
上午拔完牙兩顆智齒回家努力冰敷,無聊時看了一個談話性節目。
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來賓提到一句話:
李安得獎以後,大概又會有很多女人遭殃。
男人會以李安的老婆為要求,希望女人多給一點空間和資源。笨女人會以李安老婆為榜樣,無怨無悔供養著不工作的男人。
這段話倒是有點意思。
之前聽說過李安在家蟄伏七八年的故事,這段時間由老婆一手負擔家計,李安負擔家務。
說開了,只是把男主外女主內,換成女主外男主內罷了。
我不知道有其他人能接受老公不工作多久?我自己沒想過這個問題。也沒辦法回答如果我老公願意主內,我是不是願意承擔家計。休息幾個月可以,但是長久我可能也會抓狂。
其實我覺得不管休息多久,「態度」很重要。不工作負擔家計,自然要承擔家務,而且生活要有重心有目標。不工作又只是當老爺在家打電動看電視不做家事,真的就只是擺爛的混蛋。
其實想想多少人能有李安這般的才華?所以供養不上班男人的結果,最後養出不負責任的混蛋機會還是比較大吧。
好女人的確應該支持另一半的夢想,但是,千萬不要盲目。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3-16, 1:28 下午
with
268 Views |
No Comments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3-15, 5:36 下午
with
294 Views | 輸入密碼以檢視留言。
約莫一年前開始,因為公司對網路管制嚴格,徹底改變了我上網的習慣。我的網友人數,好像從那個時點開始停止成長。只能趁一些閒暇時,逛原先的網友網站,不再開發新網友,即便人來我家留下網址,我也甚少能繼續造訪別人家。
最近,更因故甚少在電腦前,我連固定上網收信、看留言版、掛MSN的習慣都開始改變了。一天大概只有一個小時可以上網,連原來固定巡邏的網友網站數都銳減。幾乎只能逛最開始最有交情幾位老網友的網站。其他的網友網站只能挑著看。
時間只有這麼多,能維繫經營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大學畢業工作至今十餘年,有一些工作上的朋友持續聯絡,會聚餐、會出遊。但好像都是早期認識的居多。之後的同事,總是友善有餘,熱情不足。
總說朋友是老的好,不過我覺得到不見得越早認識就感情越好,中間總還是有一些人會深交,但大體來說,能也願意深交的朋友越來越少了。
但真要分析誰會成為長久經營且深交的朋友?好像也沒有特別標準。除了個性相仿,似乎還需要某種機緣,讓他們出現在妳生命中某個妳願意敞開胸懷的時間點,彼此才能成為莫逆之交。
其他一些朋友其實不見得不好,但是似乎出現的時間點不對,不是在彼此想深交朋友的時間出現,就這樣錯過去了。
想想,這或許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緣分」吧。誰能跟誰可以在一起當好朋友,或是真的是前世修一點福氣的。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3-15, 7:04 上午
with
345 Views |
No Comments
禮拜六和老同學聚會。閒聊間談到專欄作家或專業寫手的文字,不論主題是情愛或工作,好像已經很難打動我們了。
好長一陣子,我不轉寄文章給別人,也不太細看email轉寄來的文章。一開始因為工作忙,二來也有點膩。覺得這些文章看了好像搔不到癢處。看與不看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其實一直都沒有意會到這個現象。
那天同學的形容,讓我恍然大悟。同學提到經過十幾年的工作經歷,讓這些文章已經不能含括我們見識過或正在經歷的事。
如劉慵「我不是教你詐」這類的書,曾經會讓入社會不深的我們或有所得,但是以工作十幾年後再回頭看,卻已經不夠深入。(意思是這個年紀可能得改看官場現形記或20年目睹之怪現狀之類的書,研讀古人的智慧:p)
其他如情愛婚姻專家的文章也一樣。
想想也難苛責他們。專欄作家能有幾次戀愛的經驗?能經歷多少的工作領域?寫個幾篇或許有新意,寫多了也變不出太多新花樣,所以很難看得下去吧。
不過我發現有趣的是,從網路轉寄的文章中,偶有幾篇亮眼佳作能讓我深思許久。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些能打動我的,反倒都不是專業寫手的文章,而是無名的平凡人寫出來的文章。文字不夠洗鍊,充其量頂多只是通順,但是寫的是他生活的經驗及引發感觸,反倒比專欄作家專業寫手的文章更能打動我。
類似的情況,當天我們也談到活在象牙塔中的編劇,台劇也好、韓劇也罷,主角清一色都是大企業老闆,動不動都是幾百億的合併案。
因為編劇本身也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關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只能寫一些大家都沒經歷過不知道對錯的企業家生活,反倒寫不出平凡卻有深度的東西。
這是我喜歡日劇或日本漫畫的地方,可以一整套叢書寫著一個平凡的職業,很深入的瞭解這個行業的細節,我從將太的壽司認識了壽司,從夏子的酒瞭解日本清酒,從政治最前線瞭解日本政治。諸如此類看似平凡的職業,卻是編劇事前得做不少功課才能把專業穿插進故事中。
我想,或許應該說,能打動30幾歲女人的,是生活的深度,而不再是浪漫漂亮的文字修辭。
–>慘了!覺得那一塊專屬年輕女孩天真浪漫已經開始遠離我了…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2-27, 9:44 上午
with
348 Views |
No Comments

照片是我大班那年一次聖誕節前的表演。表演的內容是耶穌馬槽誕生的故事。
看到照片回想起我幼稚園時的一些事。
我小時候念基督教幼稚園。
沒記錯的話,我是中班下學期才開始念幼稚園的。
再之前的記憶,好像是有一陣子在學校一直哭,然後又回家了好一陣子,之後才上學。
長大後求證媽媽,媽媽說我去上小班,狂哭了三天,被學校退貨,是中班下學期才又去上學的。
我的幼稚園生涯是每天上半天課就回家了。
印象中最深的早上的點心。每天吃點心前要禱告,我還記得內容喔:感謝天父賜給我們營養好吃的點心,我們謝謝您,阿門。
一定要唸完才能吃點心。
學校的同學我差不多都不記得了,除了一位同學是因為國小、高中時又同班之外,其他通通不記得誰是誰了。
不過我記得我們在學校庭院裡追逐的事,追著惡作劇男同學跑的事。
還有我們很喜歡盪鞦韆,盪得好高,每次盪鞦韆,總是企圖踢遮蔭著鞦韆那棵大樹的葉子。
戶外教學幾乎不記得去了哪裡,不過還記得我家奶奶總是會跟著出席。小時候覺得很丟臉,因為會被同學笑QQ
圖片那次的表演印象深刻,因為是唯一一次的表演。
而且看到我穿的那件衣服嗎?和旁邊同學的棉襖格格不入對吧。那是我姊姊幼稚園表演回娘家時的穿著。
我記得老師說要穿紅色的棉襖,大人說就穿姊姊表演的衣服吧,反正都是紅色。
當然,我又被同學笑怪人QQ
長大後能理解老人家節儉的想法,畢竟為了一次表演添購新衣服太浪費了,家中有現成的就直接穿吧。
不過對於重視同儕認同的幼稚園小孩來說,這件事讓我悶了好久~
********************
那天找到老照片時,跟老公說:你看,我很可愛吧!我媽媽還說我比兩個小孩可愛。
老公問:那你覺得你比較可愛還是女兒可愛。
我想了一下說:我可愛。沒有可愛的媽媽,哪來可愛的孩子啊,哈哈哈。
老公說:自己褒,抹臭抽
哈哈。
********************
這次回嘉義還找到高中時候的作文。不過匆忙間忘記帶來台北。
我看了幾篇,那個還挺好笑的,呵呵。下次回嘉義時帶上來再跟大家分享:p
Posted in 《
過往》 on 2006-02-17, 7:56 上午
with
547 Views |
No Comments

這幾張照片應該是娘家放照片抽屜裡,能找到有關我童年最早的紀錄囉!
姊姊們都有嬰兒的照片,不過我一張都沒有,誰叫我是老四了QQ
照片中的我,看起來和現在我女兒的年齡差不多。
上次我回娘家時說我女兒好可愛,我爸媽說我小時候比較可愛。
果然大家都覺得自己小孩比較可愛,哈哈。
這系列是在遊戲時的照片

這系列是在遊戲時的照片。
最後這系列是和家人合照。

看到我那很年輕的媽媽了吧!照片中的她可是比我現在年輕喔。我媽27歲生我的,照片裡的他應該才28、29吧。(but,我是老四了喔,想我生我家老大時都29歲了@@)
最後一張是四個姊妹的合照。五號阿姨要等我上小學才生,所以不在合照裡。
左起:二號阿姨、一號阿姨、三號阿姨。前面的小嬰兒是我啦。
Posted in 《
過往》 on 2006-02-17, 7:08 上午
with
365 Views |
No Comments
找不到原來調查的那篇報導,趁還有點印象記錄下來。
除夕早上一邊看電視一邊收東西,看到這樣的新聞:女人喜歡沒事找事
新聞內容是美國有個調查,當閒下來的時候,女性會自己找事做,看看哪些事情還沒做完去找來做。這個現象尤其已婚的女性特別明顯。專家說這是「已婚女性的家事懲罰」
男性正好相反。當空閒的時候,男性會找娛樂,看電視、聽音樂、看書放鬆自己。
看了這則新聞後,我終於知道我們家裡不斷發生的爭執其實一點也不特別。看來每一家都差不多。
每次下班回家後,總能找到一堆沒做的家事來做。老公自己看著電視,看我在忙卻完全沒有來幫忙的意思。
每次都為了這個一肚子氣。
說穿了,結果是自己沒事找事啊@@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2-10, 2:41 下午
with
324 Views |
No Comments
昨晚社區一位鄰居媽媽來找我。她女兒這幾天開始上小班。她記得看過兒子好像是同一家幼稚園的。雖然我平常不太參加社區的活動,鄰居大概只認識對門的兩家,不過這位媽媽之前倒是打過照面,見了面有點印象。
她先提到女兒上學幾天來的情況。說穿了也不特殊,有上幼稚園小孩的媽媽大概都遇過這樣的情況,就是:焦慮、不安、哭鬧。
她說覺得有點介意的地方,其實是學校老師不太在意的說:哪個小孩剛上學不哭?幾天就好了。覺得老師的立場似乎不該這樣說,好像少了一點同理心。
我懂她的意思。對老師來說,小孩剛上學哭鬧是常態,真的是幾天就好了。但是對於家長來說,小孩上學是家裡的一件大事。
之後我大概解釋我知道有關學校的一些事,還有提供一些可以怎麼幫小孩度過這一段時間,怎麼觀察到底適不適應這個學校,還是只是剛上學的不適應之類的建議,希望能對她有所幫助。
回家後我自己回想一年多前送兒子上學時一些過程。那時候也是這般的心情。但是在事後看來,好像也真的如學校老師說的:哪個小孩剛上學不哭?幾天就好了。
想到幾天前在網友家回覆過的,有陣子我很討厭人家用一些專有名詞。像是:產後憂鬱症、必要的過渡期之類的。好像不重視我心裡的想法,不聽我說的,只是要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來打發我。 但是事情總會過去,事過境遷回頭看,好像事情也真的是照這樣走。
但是在當時,自己聽到那些勸說的話,卻總覺得有點刺耳。
審視這些情況:
鄰居媽媽的擔心
–>不確定小孩哭是到底是這個學校不好,還是只是對新環境陌生?會不會到頭來這根本不是好學校,小孩白哭了這段時間?
假日媽媽朋友的憂慮
–>不確定小孩讓公婆帶,看起來是對大家都好的狀況,但會不會最後小孩跟自己不親?
自己的煩惱
–>在坐月子期間處處要長輩協助,但自己卻隱約害怕接受長輩協助越多,會不會也等於放棄自己對生活和小孩的主導權?
說穿了都是同樣的情況,都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在焦慮著吧。
焦慮讓當事人在當時看不清楚、也難下判斷,但是在事過境遷後,或是在曾經經歷過類似經驗的人來說,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必經的過程。
想想,如果能知道未來的結果,過程中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真正難的地方在於,我們對於每一個選擇未來的結果其實都不清楚,所以過程中的問題才會不斷困擾著我們吧。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2-10, 2:33 下午
with
835 Views |
No Comments
去年底因工作需求,參加一系列資策會舉辦的科技無所不在的應用與服務的seminar。
印象中已經推廣運用的有像是居家照護,透過網路連上醫院監測體系,可以即時監測居家病人的狀況,減少家屬和醫院的負擔。
有台中科博館的解說系統,儀器可以隨著參觀著移動主動解說內容。
另有應用在社區婦幼安全上,像是在小孩身上裝置追蹤器,爸媽可以透過PDA清楚小孩的動向,透過社區鄰里監視器網路上即可找告小孩的行蹤。
應用在辦公室,則是個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使用自己ID login系統,主動計算工時、預借各項辦公設備(如會議室)。當你離開位置,會主動關燈。辦公室隨著人員移動,系統主動偵測調整辦公環境(燈光、空調等)。
其實發展到這種程度,科技真的是無所不在。
但是說穿了,這樣smart的生活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在seminar會場上,我直覺想到的是電影「全民公敵」的情節。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際,其實犧牲掉的是自己的隱私。
說實話,面對無所不在的科技運用,其實,心裡多少是會害怕的。害怕太便利的生活會不會有潛在的危機?
覺得好像火車剛發明時,當政府在努力佈建鐵路時,另有一群因為害怕改變跟在後面拆鐵軌的村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只是因為害怕而反對。
想想,自己這樣好像老一代的反改革、反進步,只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喔!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1-11, 1:11 下午
with
281 Views |
No Comments
再自信的人,我想他的心中也一定有個怯懦的角落。
一碰觸到這個環節,就會失了準頭。顯露出沒有自信的一面。
那天透過朋友告知到一位大學時代認識的朋友網站。
開心留言打招呼之餘,一瞬間,竟然在留下個人資料的地方,沒膽留下自己的網址。
印象中的朋友,文筆是那麼流暢俐落,言談是那麼的言之有物。即使自己寫了這麼多年,我必須說,寫文章是需要天分的。透過訓練或許可以改進寫作技巧,但是有天分和沒有天分的人寫起東西來,絕對是有天壤之別的。
雖然寫東西向來是自己的興趣,我也沒有興起和人比較過的念頭。但是在那一瞬間,突然像小學生交作業前有百般的猶豫,完全不願意將自己的網址附上讓對方知道原來我也是有個網站的。
留完言之後,我開始思索著自己到底怎麼了。
我想,朋友就算知道我的網站,即使真的看了覺得不怎麼樣,也不會加以批判。
問題在我自己身上吧!
思緒在那一瞬間,被拉回10幾年前,還是大一時青澀的我。
那個18歲從南部北上的小孩,覺得自己與班上同學的活潑外向格格不入。被同學們的多才多藝給鎮攝住。
一度,是那麼的憂鬱。
還記得在第一個學期期末,在某一堂課後,對著班上的大哥提了這麼一句:我覺得我現在消失在這個班上,可能沒有人會發現和在意吧。
(大哥啊,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那一幕,不過我自己可是記憶猶新^_^)
但不記得大哥當時回了什麼。
時間繼續前進。
想想,我好像從大二公關概論課開始找到一些對自己的自信。
一堂被老師操的半死的課,卻因為被迫與外界接觸而開始訓練一些課本以外的技能。
陸續的也與班上一些同學深交,不再是班上的獨行俠。
一路下來,畢業工作至今十餘年,雖然沒有傑出表現,但是工作上總能獲得有一定程度的正面評價。
這些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信心。那個南部北上的怯懦小孩,好像早就不復存在。
卻沒想到在十幾年後,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情況下,自己跳了出來。
原來,妳一直在啊!
妳一直在我的身上,在我個性的一部分,只不過很久沒有機會出來露露臉罷了。
當想清楚之後,覺得事情也沒有那麼可怕。
重新回憶當年青澀稚嫩的自己,覺得真的傻得可愛。
嗯,回頭再去朋友網站打次招呼吧。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1-10, 5:14 下午
with
273 Views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