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舖子

家庭生活,育兒,遊記

Archive for the mandy’sblog Category

神通廣大

事隔多天,已經沒有太多情緒,只想紀錄一下。
=======

話說某天我接到第一大電信業者來的掛號函,說是我名下目前在台北市姐姐家的家用電話,因為逾期未繳電話費(目前累積到170元)已經斷話請即刻繳費始可復話。
一開始沒有意識到什麼不對,只是心想姐姐太忙忘記繳費了。那電話目前放在沒有人住的房子裡,所以姐姐會忘記繳費在所難免。

後來越想越不對,怎麼會有我現在家裡的地址?掛號信是寄到我家來耶!
我很確定,我絶對沒有留任何資料我現居地址在業者那邊,因為辦理那支電話時我還沒結婚寄居姐姐家,當然不會有現在居住的地址。之後我因為結婚要搬離時,心想是自家姊妹要使用就沒特別去門市辦理過戶。

問題來了,業者怎麼會有我的地址呢?
我目前使用的行動電話也不是該業者的,我也不曾擁有該業者的其他門號,家用電話登記在我老公名下,網路登記在我老公名下,3G門號也是我老公申請。所以也不可能使用身分證索引出我的現有資料。

我打電話跟姐姐說他是不是忘記繳電話費姐姐也很訝異我為什麼會知道,然後說才170元耶!而且之前已經繳清了!

繼續閱讀

工作與興趣

純粹和朋友對談後一點小的紀錄。
=========

友人說因為喜歡這個領域才投入這個行業。但卻因為工作上一些因素,開始覺得有壓力,覺得逐漸在偏離自己當初投入這個領域的初衷。
整個討論的過程很長。

簡單的說,我個人最後的建議傾向如果工作壓力已經影響到你對這領域喜愛的程度,是否該考慮不要再把興趣當成工作,乾脆將工作和興趣切開。不然當把興趣轉成工作最後的結果是失去會比得到的多時,終會有得不償失之嘆。

向來大家都覺得能有機會把興趣當成工作是很幸運的事情。因為工作起來會特別有衝勁、有熱情。
不可諱言的是我自己也曾有這樣的想法。也曾經做過這樣的選擇。

但我自己的經驗是,只要是工作一定會衍生出自願和非自願的工作壓力,造成的原因或為公司本身、或為制度、或為同事、或對於產業前景看法。當成興趣的時候這些都不會是關注的重點,但是當成工作之後這些都會是要仔細評估考量的問題。久了對工作造成上的不舒服感會投射到自己原先很喜歡的這件事情上。

舉我個人的例子其實不是很有代表性,不過我自己因為是heavy user投入網路產業工作,卻因為在網路產業工作,一度回家後看到電腦都怕,很不想碰網路和電腦。因為原先自己喜歡的事情跟工作畫上等號之後好像有點失去原味。
記得一回看到新聞提到因為網路發展過於快速,產生了一種當時很新新奇的新世代精神疾病–「網路成癮症」。我曾經開玩笑跟朋友說過,治療「網路成癮症」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病患在網路產業工作,一天工作超過十六小時相信很快就會治癒欲罷不能的網路癮。
也好險我的網路產業實際的工作經驗很短,所以才會到現在還在網上混:p
當然這樣的體認也會因人的個性不同而有不同。

其實所謂的將工作和興趣切開倒也不見得是要完全切開。
只要能調整到在自己掌控中的程度即可。
我後續的工作也沒有完全和網路切開(很難吧,畢竟自己的經驗和資歷都累積在這邊)到目前為止也還是在公司網站的管理和網路活動的執行上,不過只要不在純網路產業工作,好像那樣的心情和情緒上就會有所調適。
這樣我可以保住原先自己的樂趣所在。

至於工作,我的態度是在工作中找出屬於專屬這份工作樂趣。所以也不見得是原先自己的興趣轉成的工作才能投入和樂在工作中。這份工作本身應該也會有自己有意思的地方才對,就算只是為了五斗米,領薪水那一刻也會有樂趣所在。
(而如果都沒有了或許意思就該走了:p)

我會希望能維持自己的興趣,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一定的樂趣。
也許工作和興趣的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在於把興趣轉為工作,而在於進退之間那個平衡點的拿捏洽到好處時才是最佳狀態。

共同的敵人

回家跟老公唸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我提到一句:XXX這樣只會讓人心渙散,造成部門內的不團結。

老公說錯了。結果常會是更團結。

回想一下過往的工作經驗,好像是真的。

什麼狀況會產生這個共同的敵人呢?
通常會嚴重到成為共同的敵人,這個人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因為會引發大家一起反彈的通常都是對大家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干擾,常扮演把大家氣得牙癢癢卻莫可奈何的角色。
–>是不是每個公司都有這號人物呢?

這個共同的敵人很討厭,不過大家在茶餘飯後會有共同的苦水可以吐,一起抱怨。這部分或許對公司來說是負面能量。
不過大家會開始願意主動分享應對的方式,甚至原本有一些小利益衝突的各部門或個人,反倒會放下彼此間的衝突,只為了共同對付這個敵人。這個就屬於正面能量。

所以,當公司/部門內有這樣一個看似大家絆腳石的人,到底對公司是優點還是缺點呢?

減刑與再犯

昨天下班途經三總汀洲院區,五六輛SNG車排排站。我心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哪位大官生病住院了嗎?
回家後看新聞看到這則「減刑犯抓狂 打死台大副教授」。心中一嘆。又是無辜人枉死的新聞。

本週最熱門的新聞應屬全國減刑這件事。
這當中當然包括很多政治因素造成的多方角力拉鋸。不過除了包含因為政治立場不同為反對而反對的人。有更多是基於恐慌,社會已經夠亂了,忽然間放出這麼一大批刑期未滿的更生人,對社會造成的不安全感可想而知。

其實一再報導這樣的新聞,對於那些沒有再犯的更生人確實不公平,因為他必須去背負少數再犯者造成的錯誤。而因少數個案減刑後再犯而去放大檢視整個政策,勢必未來減刑門檻將再度提高,對其他受刑人來說未必公平。

我更好奇的部分是,這樣的政策到底是誰提出來的?基於什麼理由?我當然知道檯面上是誰頒布的,不過政策的制定應該不會是某一個人突發奇想的提出就執行吧?總該有整體評估的過程。
在過程中是基於什麼理由支持這個政策的執行?
當然泛政治化的說,大家可以歸於簡單一句:為了拼選舉。
但如果是這個理由卻讓我更不解,因為目前大眾最大的疑慮是社會治安不佳,放出一批的刑期未滿的受刑人,這樣的大放送真的能增加選票嗎?
我想應該不會是想要爭取受刑人和家屬的選票吧。相對於社會大眾,受刑人和其家屬數量上應該在少數。
所以整個政策的背後到底想塑造什麼成果?親民愛民的形象或是其他更高深的目的呢?

=======
上面是早上寫的。

下午看到這段新聞
拿出統計數據,指出減刑出獄的再犯率大概是16%到19%,一般服滿刑期或經過假釋出獄的再犯率,則高達4成,幾乎是減刑出獄的兩倍。(y!新聞)

當然很多人引述抨擊的論點是時空背景不同,不過更多的問題在於很多統計背後的意義被蓄意隱瞞。擷取的母體數不同。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在為某個政策辯駁提出反證的同時,其實也打了自己旗下另外數個單位的巴掌:
因為如果這個為了理論是成立的,那第一個應該被檢討的是刑法,如果關越久再犯率越高的話,那表示目前刑法中的罰則都過長,全部刑期都減半。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數據證明減刑再犯率遠低於正常出獄再犯率這個是事實,那麼表示目前監所矯治機構全部都該廢止,目前矯正教育通通失敗了,因為關越久再犯率越高的話那又何必要關受刑人呢?

===========
我不想針對政策是不是正確的來討論。我覺得立場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但依我一個很平凡的社會大眾身分,我當然不贊成減刑,因為我覺得那不符合犯錯就該受逞罰的社會正義。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崇尚「以德報怨」,不過我個人的想法很單純,跟孔老夫子幾千年前提到的道理一樣,「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我也沒有傾向亂世用重典,那對受刑人來說也不公平。只是如果他的錯該得到的逞罰是這樣麼多,就應該這麼多,而不是任意因為外在的因素去加重或減輕,我只是在想,或許還是孔老夫子的那句話「以直報怨」更能符合正義原則。

最近在做什麼?

這邊長草很久了…想一下最近在做什麼?

主要的原因是
1.女兒上幼稚園適應中
2.兒子女兒接連腸病毒
3.無名一直登不進來
無名的困擾除了登不進來,另一個困擾是在別人家留言經常性失敗(說我cookie沒開之類的…真的夠了)
我忍無名很久了…一直在看他會爛到什麼程度為止

中間有幾天突然發現造訪人次很接近123456,本來要玩hit 123456的遊戲,不過終於在人發懶中不小心這個數字就被超過了,哈哈

最近這邊想寫的東西好像越來越少了@@

<看電影>兩部續集電影:史瑞克3和哈利波特5

史瑞克3
聞天祥影評《史瑞克三世》
基本上延續前幾集史瑞克顛覆童話這個角度,這一集還算有笑點。

哈利波特5
這一篇的影評跟我們的想法比較接近:哈利波特5脫離續集電影魔咒
隔天同事問我好不好看,我的反應其實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要就有沒有看過書和有沒有看過之前電影來比較。

就書來說,這一集本來就是我們比較看不下去的一集,冗長不夠緊湊。而且書中的哈利只會任性鬧脾氣,邊看書很想扁下去。
所以其實我也不會真的很喜歡這一集的電影。
不過看完後我真的覺得拍得不錯,因為電影的節奏抓得很好,刪除很多情節,書我當時有點看不太下去,但是看電影讓我比較能接受這一集的劇情發展。

溝通不良

禮拜五上了一整天的課。是去年基層主管訓練的回訓課程。上完一整天的課頭都昏了。

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老師給了一段故事。
==========
一艘艦艇看到在航道上有另一艘大遊艇。

艦長看到了。
大副看到了。
負責看瞭望的士兵也看到了。

只不過大家看到的不一樣,瞭望的士兵看到是遊艇正對著艦艇的方向來。
大副也看到看負責瞭望的士兵一樣的,遊艇上的燈號顯示遊艇朝著艦艇的方向來。
他們兩個都看到艦長也看到有那艘遊艇,就沒有特別再照程序提醒艦長航道上有遊艇。再持續航行下去兩船會對撞這件事。

沒想到艦長是看到了,但是他看到的是遊艇的航行方向和艦艇一致,所以兩船平行不會有問題就沒有下令艦艇改航道。

最後兩船相撞,艦艇上死傷11人。

==========

分組討論時老師的問題:
A.錯誤之處?
B.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
C.你工作中有沒有這樣的實例?

針對第一個問題,其實大家的回答挺有共識的。
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大家的答案差不多都是
1.這個艦艇上的上下溝通出了問題。
2.沒有SOP或是沒有徹底執行SOP。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
其實大家都公認有可能是這個艦長之前的管理方式太權威,導致下屬都不太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老師提了另一個不同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有可能這個領導者之前太成功了,沒有失敗紀錄,或是成功的機率太高了,導致大家都不去挑戰他的決策。

這倒是喔。越屬於英雄式領導的團體,塑造英雄主義的團體,一開始很容易凝聚團體的團結力和向心力達成設定的目標,不過久了會演變成手下無強將可接班的情況。因為大家會太依賴這位明星和英雄的決定。
這種例子周遭很多,像是目前一些民營大企業、某些政黨有精神領袖,或一些保險業務有明星區主管….之類的都是。

一個團隊依賴英雄式的主管,在下面工作的人很輕鬆,但是危險的地方在於大家習慣依賴這位領導者的決策,導致自己也沒有信心去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當這個英雄有了錯誤的決定大家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團體最後很可能因而陷入瓦解的危機…當然瓦解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這個領導者最後因為自己事必躬親而鞠躬盡瘁而過勞死啦:p

女人啊,女人

無關也不想討論政治。

看到她對著包圍著的媒體發飆,咒罵著長輩。堅毅的眼神配著一連串歇斯底里的話語。
同情不由自主的升起。我嘆了口氣說:唉,女人啊。全台灣大概只有她相信她的老公在這件事情上完全無辜,全然被長輩拖累。

同事說:你覺得他真的相信她老公是無辜的?
我說:我相信她真的這麼認為。她必須催眠自己相信這是個事實。

=======

我相信的原因是,每當事情發生,其實選項只有兩個:選擇維繫這段關係,就必須選擇催眠自己相信他說的每句話,然後最好能再找個代罪羔羊轉移自己的情緒,把事情合理化。不然,就只能選擇終止關係。
所以以往看到許多男性公眾人物的緋聞案,另一半總是跳出來一起開記者會說「我相信他」。然後怪罪大環境、怪罪旁人帶壞他。事情就能告一段落

讓事情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與其說在說服別人,其實更在於說服自己。不催眠自己相信,這段關係真的會走不下去。

傻嗎?旁人看起來都是這樣的結論,但是真的傻嗎?能選擇催眠自己相信的人,我覺得才是真的聰明。
要維繫原有關係但又不能相信他,那真的太痛苦了。
如果選擇留下,我覺得選擇遺忘和健忘會是最佳的良方。

<轉貼>沒有長期飯票

我記得之前寫過N次類似的文章,基本上我是屬於自己選擇繼續上班的那種人。但是我覺得這是生活型態的選擇,兩個角色都值得尊重。

只是看到這篇轉寄有感而發,我覺得現在的已婚女性立場好像比以前更艱辛,因為愈來愈多現代男人對於「女人願意放棄工作、全心全力當個賢淑的家庭主婦」這回事,愈來愈不領情
但是我卻也看到太多希望老婆上班賺錢的同時,也不能放棄希望女性維持原先操持家務這一個領域的義務。難怪這年頭的女性越來越不願意結婚生子。

生活週遭也有那樣的例子,老婆在老公的堅持下回歸家庭,結果被視為「閒閒美帶子」否定在家的一切貢獻,幾年後還開始怨懟老婆和周遭女同事相比的不夠時髦。我真的覺得,情何以堪?

只想說這年頭女性難為啊!

以下為轉寄來的全文
=========================================
Subject: 沒有長期飯票

想要丟辭呈…回去帶小孩時
可以把這篇文章起來念一遍…
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對了…貼這篇文章對全職媽媽沒有惡意
我知道很多全職媽媽是除了打點老公.小孩外,也把自己打點的很好
這篇文章內容應只是代表個人觀點
可以讓職場媽媽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最近,一個年輕男法官做出一則家暴法保護令的裁定內容,透過媒體的披露,被社會大眾形容成有生命力的裁判」。事件起因於一名家住北部的女子遠嫁中部農村,失去經濟自主能力、卻遭遇嚴重的婆媳妯娌問題,甚至長舌的鄰居也來火上添油,唯一可以傾訴苦悶的丈夫卻對她飽以老拳。

男法官親自到當事人家中開庭,看到家人鄰人齊聲開罵、媳婦孤零零含淚被圍剿的那一幕,回來後有感而發地在判決書上寫下︰「婚姻是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遷徙,但女人經營婚姻,不似男人經營事業,有固定職場工作規則可依循。媳婦在生活中最大的對手,就是婆婆、妯娌、大姑及小姑等。」身為男人的年輕法官核准了保護令,他的心得是――女人當自強!

現代婚姻的經營難題,其實不只發生在農村,也發生在城市;差別正在於,農村就業會少、城市機會多,一旦婚姻發生問題,城市女人比較可能重回職場,自給自強。

現代婚姻的經營藝術,與傳統大相逕庭,往往和「女人待在家裡的時間」不成正比!有些 OfficeLady 在工作受挫時,不禁興起「幹麻花時間在外頭受氣,反正老公養得起我,不如回家專心相夫教子、成就圓滿的家庭」這樣的念頭;但,結果經常適得其反。時時刻刻被生生不息的家事給纏住,面對下班回來的老公又只能嘮叨一些「這兩天青菜貴得離譜、小寶今天在公園玩跌倒」之類的雞毛蒜皮,久而久之,成了一個不僅讓男人倒胃口、連自己都生厭的乏味女人。

同時,愈來愈多現代男人對於「女人願意放棄工作、全心全力當個賢淑的家庭主婦」這回事,愈來愈不領情。

我的朋友小南表示:「比較喜歡老婆擁有她自己的世界、追求她自己的成長與成就,如此一來,她的注意力不會全部集中在我身上,更可以有很多新奇的故事與觀點和我分享。」

因此,小南在他老婆遇上工作瓶頸、一廂情願地想退守家庭時,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力勸︰「妳應該要堅持工作。這樣,萬一我表現不佳或外遇時,妳還保有生氣、拍桌叫罵、要求我改進的權力!」

所以,基於「有權大聲說話」的理由,小南的老婆硬是把寫好的辭呈扔進垃圾桶,咬緊牙關繼續上班,然後將賺來的薪水幾乎全數花在交通費、外食費、保母……以經濟學的眼光來看,一點也不划算;以婚姻學的眼光來看,值得!

現代女人必須意識到――工作,賺取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賺到自由自立自信自尊!女人一旦有了這些,還有誰敢瞧不起妳?還有誰能欺負妳?

比起天天被老公視為跟不上時代的黃臉婆,偶爾被豬頭長官奴役的感覺,其實沒那麼糟糕。想想年輕男法官的結論「女人當自強」、「經營事業,有固定職場工作規則可依循」,相信你會心甘情願――乖乖當個OL比整頭栽入家庭好!
~轉自網路文章

幾個娛樂性質的網站

該放假卻得上班的日子中,來點娛樂吧

1.輸入行動電話號碼就可以知道人在哪裡的網站

註:輸入仇家或討厭的人的電話會比較準喔

2.有趣的日本綜藝節目片段

上班愉快啊^^

頁次: Prev 1 2 3 ... 36 37 38 39 40 ... 84 85 8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