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管理的課時,老師提到如果兩個部屬爭資源的時候,身為主管你會怎麼做?大家都想要多一點的資源。但當妳有分配資源的權力時,妳怎麼做才公平?
他以生活中的例子來舉例。
媽媽買了一個不是很大的蛋糕,兩個小孩都吵著要比對方多吃一點。如果妳是那個媽媽,妳會怎麼處理。因為你怎麼切都可能會有一大一小的狀況。可能兩個人都想選同一塊。
老師說管理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過程的邏輯。
***************
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同思維的處理方式:
有一種是媽媽切成兩片一人一片。要吃就吃,再吵兩個都不要吃。–>負責者的絕對權威。
一種是切成三片,一人一片後,第三片讓小孩各自提出自己值得吃的事情來主動爭取。–>私人企業的考核和考績獎金的分配好像偏向這種。
一種也是切三片。一人一片之後,第三片就是媽媽自己的。然後把這片切成兩片,私下偷塞給其中一個小孩,告訴他只有給他喔。不過其實兩個小孩都拿到了一片。–>這個在一些公司很常見,老闆私下的犒賞,賺員工的感激。
還有一種也是切成三片。說是爸爸的,留著等爸爸回家後決定給誰吃。–>延後問題發生,將燙手山芋給其他人處理。
最後一種是由一個人先切,另一個人先選。因為不能預期對方要選哪一片,所以切的人會想清楚分配的時候儘可能平均。
…..
這些是討論過程中被提出來過的方式。至於其他組或許有更精彩的討論內容也說不定。
***************
有其他的想法或處理方法嗎,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_^
Posted in 《
工作》 on 2006-09-30, 6:54 上午
with
297 Views |
No Comments
簡述一下這將近四個月來工作上的一個狀況。
手邊有一個從年初開始由前同事規劃的案子。我年中接現在這個位置,同時承接了這份專案。
我沒有和前人交接到,一上任就面對說大老闆很趕著要這個案子。我接手時是從找廠商承接開始,不過簽之前熟我們系統的廠商,大老闆嫌太貴,找了一家新廠商終於符合預算,但是因為不懂我們的系統,這中間過程廠商和我們的系統處有諸多的意見和執行上的爭執。
一來我不懂整個系統程式面的東西,二來我不是原需求單位,三來這個案子根本不是我規劃。
從接手後我面對各單位長官同事的關切,不斷聽廠商覺得自己很委屈的抱怨,加上老闆對時間的壓力,我每天都得面對很悶又施不上力的狀況。
我不會寫程式幫不上忙,各單位在製作規格上有衝突時,我的職位太低沒有決定權。
繼續閱讀
Posted in 《
工作》 on 2006-09-29, 10:16 下午
with
413 Views |
No Comments
這篇原來是衝動之下留寫在別人的留言版上的文字。重新整理一下想法寫下來。和朋友的事件不相干,完全是自己的有感而發。
曾經在不同工作的考核中,不只一次出現同樣的評語:企圖心不夠。
不是能力不夠,是企圖心不夠。
這些評價的由來多少是因為我不主動爭取職位上的調升,甚至還推掉過帶人的機會。
為什麼不想往上調升?一部份原因是我始終都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帶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壓根不想帶人,我只想做專案,做自己分內該做的事,只需要為自己的工作成果負責任,不必承擔底下人的工作表現。
我對於老闆要升誰上去我都沒有意見,只要記得每年幫我調薪就好。
不過曾有資深的人跟我談過,他覺得我就算沒有企圖心,也有義務將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經驗貢獻出來,這是社會進步的原因。
我看了這些評語多少都會困擾,我不確定企圖心不夠到底是不是一種缺點。
每次看到這個評語,好像都被戳得很痛(牡羊座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喜歡被批評:p)但卻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我記得跟我老公談論這件事的時候,老公只問我:你自己想不想要那些?
他的意思是,不遷就大環境可不可以(比方說,我要帶小孩,所以我可能不方便接這個工作…),而是問自己想不想要那些別人口中勾勒出來,我可以達到的境界那些成就?
如果自己真的不想要,就不必管別人評價你有沒有盡力,或妳能做得更好之類的。
舉例來說:有能力擁有一座金山,但是如果覺得目前的很足夠了,根本也不需要也用不到那些金子,那為什麼要為了別人覺得我可以做得到而不做覺得可惜而去拼命呢?
照著人家的期待去拼到的結果是什麼?擁有了一座妳一輩子用不到也不想要的金山,這證明了什麼?
只證明了他的眼光是對的,也滿足了對方的期待。
當然如果在這過程中自己也獲得自己想要的,那自然兩全其美。如果不是,只是自己拼了半天好像只是為了要滿足別人對自己的期待罷了。
意義又何在?
誰會一直要妳好還要更好?我自己粗淺的分出兩類:
一種是以愛為名的至親好友:他們對妳有期待,不見得對妳有所圖,只是期望你過更好生活的人。像是最最親愛的爸媽、另一半,和許多愛你希望你未來過好一點生活的朋友。
另一種是和妳有利益相關的人:像是老闆,主管,他期待你能貢獻出所有的能力,因為你的能力和貢獻直接牽涉到他的收入。沒有公司的老闆希望員工保守守成(可能公務員除外吧)。
一輩子不過幾十年,但其實一直在做別人期待中的事,有時想想,真的很累也很可笑。
我不是唱高調啦,也不是主張簞食瓢飲就能很滿足的顏回。
我當然有我的物質慾望,我可以很大方的承認目前自己拼命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生活上所有的物質慾望。每年和老公小孩去度渡假,儲蓄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準備。
我後來還是接了小主管的位置,原因很寫實,無關貢獻和社會責任,只是薪水調升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瓶頸,如果不接主管職就無法再調升。權衡起自己做的事情的份量和薪水的比重,後來還是接下了管理職。
同樣的行為(接主管職),理由不一樣,這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覺得我應該怎麼做,那樣的感受差很多。
說遠了。只是想說,拼命前就只要釐清自己拼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的期待,就會覺得比較值得。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9-25, 7:23 上午
with
281 Views |
No Comments
忙碌工作中笑話一則。
部門同事幫大老闆擬了一封sorry letter。
上簽呈回來後,大老闆在簽呈上寫著:「字太少」。
相關同事就開始討論sorry letter言簡意賅不是很好嗎?幹嘛要長篇大論啊?又不是要寫論文。
不過心想大老闆是不是想要一篇文情並茂的sorry letter啊?
之後另位同事謹遵囑咐,擬了一篇長長的sorry letter。
等寫好之後,同事重看簽呈,越看越不對,大老闆在sorry letter最後自己的名字上劃了一個圈,才寫「字太少」?
同事猛然想到,大老闆的意思會不會根本不是「字太少」,而是「字太小」啊?意思是他的名字的字體放太小了?
一看懂大老闆的意思,全部門的同事開始哈哈大笑。
原來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誤會一場啊。
唉,全怪大老闆的字太草了,批示也太惜字如金了,他如果寫「名字的字體放大一點」之類的就不會有這樣的誤會囉。哈哈。
Posted in 《
工作》 on 2006-09-16, 11:11 上午
with
249 Views |
No Comments
最近的政治事件頗有意思,讓我也對什麼是「正確的事」重新思考。
如果從結果論(我個人的思考邏輯都是以結果論倒推),其實挺扁和反扁的人目前在做的都不是「正確的事」。
怎說?(以下純為個人詮釋)
反扁的目的應該不在反扁,而在反對民進黨執政,最後的目的應該在換黨做這一點上。
挺扁的目的應該也不在挺扁,而在鞏固執政黨政權,最終的目的在確保政權的穩定性(未來持續執政)。
由此檢驗雙方目前的作為都錯了。
反扁的應該讓扁繼續做到爛,越爛越好,這樣兩年後就會達到換黨做做這一個目的。
挺扁的應該要讓扁下台,劃清界線,民進黨自清,這樣才能確保未來持續執政的可能性。目前扁下台執政的還會是民進黨。
結果現在的情況看起來是大家都在幫對方做事。
該反扁的在做挺扁的工作,該挺扁的在做反扁應做的事。
政治果然是複雜的事啊。
政治上所謂的「正確」,我想中間還有很多我不懂的考量吧。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9-16, 10:54 上午
with
206 Views |
No Comments
我本來很排斥最近日本紀子妃產子舉國歡騰的新聞。
覺得女性的價值蕩然無存(我指的是愛子,弟弟生了,姊姊就失寵)
剛剛看了沙米這一篇:一入侯門深似海,寫得很棒。
面對的是這麼龐大的傳統,果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其實不要說這麼傳統的日本皇室,即便是台灣一般人家庭,老一輩的人也還是擺脫不掉生個兒子跟祖宗交代的壓力。
只期望未來到自己這一代身上,不要再把這樣的壓力轉嫁到下一代身上了。
Posted in 《
轉貼》 on 2006-09-12, 7:25 上午
with
292 Views |
No Comments
起因是昨天有人留言說我的網站有病毒,我自己沒遇過他提的情況,那個網站只有純圖文網頁沒有執行檔 ,且是租空間的,搞不懂情況,上網找了一些防毒軟體的資料。
然後我看到討論區有這樣一段話
無名本來很慢可是下載了掃毒軟體就變快了
真的找不到原因
剛剛用一套ad-ware來掃
居然一下就進到畫面耶
剛好我最近進無名的確很慢,慢到不行,點選後都是白色的畫面,要好幾秒才會出現。
於是我就下載了ad-ware
抓到19支嫌疑犯
移除後進無名真的快很多
不過好奇寶寶的疑問來了
誰可以告訴我木馬程式和進無名的關連嗎?
如果是因為木馬影響進無名的速度,
為什麼只有無名會變慢
應該是所有的網頁速度都會被拖慢吧?
PS.結果我還是沒有找到某網友提到的我的網站有病毒這件事的關鍵。
對我來說好像又是另一個懸案:p
Posted in 《
網站》 on 2006-09-7, 7:45 上午
with
419 Views |
No Comments
↓9/3早上拍的。 
↓9/5早上拍的。才兩天不速之客數量就越來越多了@@ 
家裡這兩天來了不速之客:
蕈類:
長在羅勒旁邊,前兩天冒出來的。
真疑惑他是從哪裡飄來的種子。
不過我兒子超興奮的,每天都說要看香菇長大。一開始還說要等他長大吃掉,我趁機機會教育告訴他不是每一種的蕈類都可以吃的啦。
即使不能吃他還是很開心每天看他長大的情況。
當一次生態觀察課吧。
*****
蜂:
這就可怕了。晚上在客廳的紗窗上(客廳裡面這一面喔)看到他停在上面。
一開始遠看我還以為是大蟑螂(誰會想到客廳裡面會有蜂啊),太大了叫我老公來打。
我老公湊進後說是蜂。
啊!他怎麼跑進客廳的啊?今天一天都在外面,沒人開紗窗吧。
真的很大,跟我的食指一樣長,大概有十公分。
不確定會不會攻擊人的那種,我們於是小心翼翼的把他請出去。
因為他就停在紗窗上,我們就是悄悄的關上落地窗,把他隔在陽台外。
結果他停在落地玻璃窗上不走。
因為在玻璃窗外,我才開始放膽的拍照,然後找兒子過來觀察。
天啊!真的大得可怕。
我們都不懂昆蟲,不確定他是什麼品種的蜂纇。
隔天早上起床後還在。真怕他在我家陽台築巢。
於是我把上回因為新聞露出後因為是「環境用藥」被我冰起來不用的防蚊液請出來,往紗窗外大量噴。果然味道一散開,他就飛走了。
這時候覺得防蚊液還真好用啊,哈哈。
隔天老公上網找的資料:http://www.tspes.tpc.edu.tw/~afu/a10.htm
好像是胡蜂(虎頭蜂)類@@
Posted in 《
生活》 on 2006-09-4, 7:45 上午
with
720 Views |
No Comments
寫一個新聞議題吧–嗯,好吧,算我鴕鳥,我真的很不想稱之為政治議題。
上禮拜某天跟老朋友見面,很難避免有人討論到最近的熱門議題倒扁這回事,在場有人很疑惑為什麼一人一百,一週內可以破百萬人超過一億元,但是當事人卻仍然不當一回事,甚至都百萬人靜坐到總統府前了,不但沒讓對方主動下台,沒有任何反省的言詞,甚至還可以照常出國。
看大家討論的激動,我倒是很冷靜的覺得,其實對於「百萬」這個數字,對執政黨扁政府來說真的沒有實質意義。根本不需要理睬或做為是否下台的依據。
為什麼我會這樣解讀?
2004年的總統大選結果,陳/呂 6,471,970票 、連/宋 6,442,452票(剛剛上網翻出來的資料)。
意思是,當年不支持陳當總統的人本來就超過一百萬。事實上有六百多萬的人屬於泛藍支持者。在泛綠的立場來說,目前站出來的只有百萬人,可以完全解讀成泛藍陣營的人在反對。
如果以這個角度來解讀的話,又何需把百萬人當成一回事呢?又何必為了一百萬敵對陣營支持者的意見而下台呢?何必順了敵對陣營人的心呢?
那什麼時候這一百萬人會有意義呢?除非能證明這一百萬人就是當年投陳/呂的那群人。
再不就是當反對人士超過七百萬時。這表示原先投泛綠的人已經有百萬跑票了。
這樣應該就是基本盤翻盤了。
否則不要說百萬,就算六百萬上街頭,搞不好還達不起期待他自請下台的目的吧。
********
其實對這百萬人代表的意義,可以視為很重要的輿論(人民的聲音),可以視為敵對陣營的單純的政治操作,也可以視為某種未來的警訊。
端看要以什麼角度和立場解讀他。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9-2, 7:29 下午
with
420 Views |
No Comments
「現在很多報紙電視都不看,所以心情一點都沒受影響,還是活得很快樂」
引述自2006.08.27 中國時報 扁:不聽不看 還是很快樂
終於知道我和台灣大多數人不快樂的原因了,八成就是看太多新聞了。我覺得這真的是名言,只是諷刺的是,這句話是從身份上最不應該講出這種論調的人口中說出來。
**************
講遠了,其實這篇很早就想動手寫。如果不是先前忙到腦筋一片空白,這篇早寫完了,也不會有上面那一段我其實不是很喜歡的有點政治性的開場:p
上回有衝動想寫的是王建民因為媒體騷擾家人,而下達台灣媒體封殺令時,只有台灣媒體喔。
我覺得這真的是有趣的事,因為來自台灣的小孩只拒絕台灣的媒體採訪,給足了台灣媒體難堪。
更有意思的是在他下達拒訪令之後,竟然沒有媒體說敢對王建民做出負面(EX驕傲大牌)的評價。
難得有人能將蠻橫霸道、自恃過高的台灣媒體給這樣一次教訓。
我只能說過癮!
不過也只有像王建民這樣氣勢當紅是全台的偶像,沒有把柄,又無所求於媒體的人,才敢這樣對媒體吧。
*********
好像每隔一陣子看媒體就會看到一些很不爽的情況:
上回趙建銘被羈押時,媒體拿著麥克風對著小翊安問爸爸不在他有沒有很難過。
我再怎麼不喜歡趙建銘,我也不認為媒體有權力對著小孩問這樣的問題。
我其實看過更過份的報導,上回有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上學,回程被車撞往生,我看那報導,記者拿著麥克風對著小孩說:妳知道妳媽媽是因為送妳上學才被車子撞的嗎?
心裡頓時升起一股憤怒,小孩喪母已經很可憐了,難道還要他背負一輩子自己害死母親的陰影嗎?
更多社會新聞時,記者拿著麥克風對著家人問現在的心情。我只是好奇,這樣的新聞意義和新聞價值何在?
在王建民事件中,某電子媒體的記者也很委屈的說:我們也不想,不過主管要求我們去追。
這樣的講法我也聽過很多的記者說過。記者說主管,媒體負責人說是觀眾愛看。大家都推給別人。好像說了幾次的委屈無奈,責任交給了別人,自己就可以除罪化,安自己的良心。
基本上我相信大家都有工作上的壓力,但是,不管在什麼樣的壓力下,只希望多尊重一下別人的感受。
日前工作關係上一堂某政府單位事務官的課,講師提到:現在幾乎是「媒體治國」了。
我想他們承接了很多來自媒體的壓力。
想想媒體何止治國,媒體還能辦案。
有時候我覺得他們辦案的能力好像比調查局、警察機關還快。這個平心而論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壞事,不過每次看著好像連續劇的劇情,又覺得自己快要難以忍受。
對媒體,或許哪天真的做到不看不聽,才能真的快樂囉!
PS因為今天參加大學同學會,聊多了彼此看到的媒體五花八門的狀況,真的分外感慨啊。我們以前學的那些東西,還有人在相信和遵循嗎?現在的新聞教育到底真的能落實嗎?還是學校和實務距離越來越遠了呢?
Posted in 《
隨寫》 on 2006-08-29, 1:39 下午
with
514 Views |
No Comments